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青年大学生群体法治认同实践的困境破解——从认同的双向规约性生发机理展开

发布时间:2018-05-22 15:21

  本文选题:法治认同 + 双向规约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07期


【摘要】:法治中国化的推进如果缺失社会成员对法治的社会心理基础即法治认同将会举步维艰。法治认同是认同实践在法治维度上的拓延,其对法治化进程发挥内在驱动力的作用。法治认同铺垫法治社会构建所需的社会心理基础,有利于实现对法治认知的纠偏和对实态化法治的审视与修正,并促成法治推进过程中对利益冲突的调整与化解。法治认同的生发机理在于认同主客体间二维向度上的互动规约,从而达致主体的法治化与法治的主体化,在认同过程中还需关注利益感受和情感归依这两个参量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法治认同实践应从其所处的特定成长阶段出发,以利益与情感为导向,注重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补缺法治认同的实践短板,强化家庭的功能释放,科学地创设出认同实践的软环境。
[Abstract]:The promo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if the lack of social members of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basis of the rule of law, that i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rule of law will be difficult. Recogni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s the extension of the practice of identity in the dimension of the rule of law, which plays an internal driving force in the process of rule by law. The recognition of the rule of law lays the necessary social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ety under the rule of law,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ctification of the cogni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examination and amendment of the actual rule of law, and to the adjustment and resolution of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process of advancing the rule of law. The mechanism of the identity of the rule of law lies i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wo dimensions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so as to achieve the rule of law of the subject and the subject of the rule of law.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two parameters, interest feeling and emotional dependence,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the rule of law should be based on their specific growth stage, be guided by interests and emotions,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rule of law,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practice of recogni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strengthen the functional release of the family. Create a soft environment to identify with practice scientifically.
【作者单位】: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基金】:陕西省社科界2014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群众路线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启示研究”(编号:2014Z143) 2014年度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高职院校非法学专业法律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SGH14084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喻名峰;;法治认同的理论辨析与路径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04期

2 董海军;;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政治制度认同的影响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07期

3 林伯海;易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外在机理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03期

4 高鑫;孙来斌;;论中国梦的大众认同——基于价值认同的维度[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年02期

5 刘霞;;家风中的伦理认同与公民教育[J];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6 金晔;;利益、话语与价值认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优化的三个维度[J];社会科学家;2015年03期

7 龚廷泰;;法治文化的认同:概念、意义、机理与路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04期

8 李春明;张玉梅;;当代中国的法治认同:意义、内容及形成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建宗;侯学宾;;中国“法治大跃进”批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2 彭刚;;青年大学生群体法治认同实践的困境破解——从认同的双向规约性生发机理展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07期

3 姜野;;从《乡土中国》看我国法治信仰的土壤[J];法制博览;2016年17期

4 南丽军;李臻涵;刘丽;;从法治视角谈大学生的公民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5 李翠华;;家风与青少年成长: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解读[J];教育参考;2016年03期

6 韩振文;;论我国农民的法律信仰危机——以山东某村庄发生的侵权案为实例[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7 刘小平;;需要何种法律信任[J];北方法学;2016年03期

8 尹奎杰;;法治认同培育的理性逻辑[J];北方法学;2016年03期

9 朱晓红;;价值、信仰与制度:军事法治文化认同的维度架构[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10 王令金;王育松;;传承儒家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兰英;卢婉婷;;家风家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J];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12期

2 孙来斌;谢成宇;;中国梦的文化意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06期

3 金晔;;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优化研究——基于传播学的考察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12期

4 史利平;柳翔浩;;跨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实证研究——基于五省高校的问卷调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12期

5 路丙辉;;热议“家风”现象的伦理审思[J];道德与文明;2014年06期

6 卢守亭;;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结构与族群差异——基于9省(市、自治区)12所高校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11期

7 孙业礼;;核心价值观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4年19期

8 赵锐;胡炳仙;;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Z民族院校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9 刘霞;;基于儒家伦理精神的中国公民教育[J];南都学坛;2014年04期

10 樊浩;;伦理,“存在”吗?[J];哲学动态;201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方珠;论社交指示翻译中的权势与规约性[J];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权达;;关于拜齐规约含义理论的补充与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3 覃承华;郭小娟;陆巧玲;;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王志英;;非规约性间接否定[J];社会科学家;2014年02期

5 缪维嘉;;交际视野下的规约性隐含逻辑初探——以兼为因果关系词句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胡朋志;从语言使用的规约性看礼貌称谓语的翻译[J];宿州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7 王华;;汉语中的间接性请求语[J];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张希永;张磊;;语言对法律的规约性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年11期

9 隋然;;哲学语境中语言认知的规约性与交际性问题[J];外语学刊;2006年01期

10 周文岭;;非规约类以词代句结构的语用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玉柱;;口语对话中的一种规约性隐含[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鲁国贵;;“三生教育”应发挥文化等诸要素的规约性作用[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晓玲;《神探夏洛克》中规约含义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李奴英;论生产实践对生活方式的规约性影响[D];山西大学;2009年

3 张蕾蕾;规约性:翻译的内在本质之一[D];中南大学;2008年

4 辛璐;关于间接请求表达的成立条件的考察[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22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922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6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