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构建社会矛盾的社会心理调节机制初探

发布时间:2018-08-27 14:23
【摘要】: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发展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风险积聚的特殊时期。在此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和与化解社会矛盾,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愿景。在社会矛盾调节的系统机制中,社会心理调节机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与社会心理的特征和作用有密切的关系,与转型时期我国民众社会心理的剧烈变化相关,也与新时期党和政府对和谐社会的新认识有关。
[Abstract]: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s in the contradiction prominent period, the society has entered a special period of risk accumulation. In this context, how to reconcile and resolve social contradictions to the maximum extent, build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fairness and justice, honesty and friendship, full of vitality, stability and order,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n which man and nature live in harmony has become the urgent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vision of all Chinese people. In the system mechanism of social contradiction regulatio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gulation mechan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Th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social psychology, to the drastic chang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hinese people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and to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new period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作者单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矛盾的发展现状与调节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71007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责备伴侣1次 最好赞扬5次[J];家庭科技;2005年09期

2 焦晶 ,李源 ,蒋彦鑫;流言是如何诞生的[J];中国新时代;2005年05期

3 肖支群;;传媒环境与社会心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马俊杰;;刍议自我认同危机的释放途径—以社会心理学为视角[J];科技资讯;2010年14期

5 俞国良;人际内耗的成因浅析[J];社会;1989年12期

6 董明伟;;青少年网络侵犯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的解读[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7 刘九林;当代社会心理学中“勒温传统”的内涵及影响[J];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马勇占;;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休闲参与行为研究现状[J];台州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王妮;;转型背景下的社会心理优化[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刘云波;罗亚莉;;宣传主体与宣传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分析[J];唯实;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磊;;社会心理学视角的组织心理契约[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车文博;;当代中国大陆人社会心理的特点及其走向[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3 唐玲玲;;社会变革与自我定位——200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姜璐璐;李朝旭;;中国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初探:基于教材的内容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姚本先;黄国萍;;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的地域歧视问题探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佳;李朝旭;;中国关于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探讨的回顾[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摘要汇编 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尹志刚;;建立经济利益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9 ;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日程[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杨辉;;基于妇女解放先决条件的社会心理学解读[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巨琴;从整体上认识理解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N];临汾日报;2005年

2 贵州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潘健;积极探索建立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新机制[N];人民日报;2005年

3 钟 蓝;构建和谐社会必先为民解忧[N];中国信息报;2005年

4 雷良玉(作者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解读和谐社会[N];衡阳日报;2005年

5 张运道 张荣文;和谐社会“三形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6 北京市门头沟区区委办公室;架起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N];中国信息报;2006年

7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武京闽;关注社会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记者 柳霞;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乐国安: 提倡婚恋价值观“门当户对”[N];光明日报;2010年

9 杜林致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拿来主义”:社会心理学的中国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 向春玲 中央党校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张玉洁;社会心理学篇[N];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沈立新;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郅强;和谐秩序与利益协调[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杜敏;精神异化及其心理救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傅艳蕾;吉登斯与马克思的跨时代对话[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兴谊;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邱天;采访活动中的心理动程及案例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3 于晶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无直接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4 叶建华;和谐社会下江西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王成民;我国社会转型期精英与民众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田曼;大学生选择座位的社会学分析[D];山西大学;2013年

7 夏建义;利益协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文卿;社会冲突与社会稳定的平衡及其政治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孙晓辉;矿业主导型小城镇转型期社区建设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10 吴凤庭;化解社会利益矛盾的长效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07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207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9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