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刑事法治中的亲属拒证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7 19:34
【摘要】:亲属拒证权作为现代法治国家赋予亲属证人就特定情况下免于作证的一项权利,是证人作证义务的例外,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明确规定,我国历史虽然没有亲属拒证权的直接规定,但是封建宗法制度下的“亲亲得相首匿”却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亲属拒证的理念。我国目前的刑事立法中却缺失了这一重要证人权利,这主要是由于建国以来我们一直视亲属拒证权为封建糟粕,并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原则相背离。本文拟通过对亲属拒证权概念的认识,分析现行立法与亲属拒证权相冲突的地方,从亲属证罪体现的国家与家庭,法律与道德的矛盾进而对现行立法进行道德批判。在深入剖析亲属拒证权所蕴含的伦理价值、法理价值、法经济学价值、法社会学价值、人权保障价值,心理学价值的基础上,本文拟探索亲属拒证权得以在中国确立的合理因素,希望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实践的基础上,在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培育我国的亲属拒证权,并提出具体的制度构建。
[Abstract]:The right of refusal to testify by relatives, as a right granted to witnesses by modern rule of law, is an exception to the obligation of witnesses to testify, which is clearly stipulated in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lthough there is no direct stipulation of the right of relatives to refuse the certificate in our country's history, the concept of refusing the certificate by relatives is reflected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feudal patriarchal system. This important witness right is absent in our country's current criminal legislation, which is mainly due to the fact tha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e have always regarded the right of refusal to testify by relatives as a feudal dregs, and to some extent deviated from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of Marxism.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relatives' right to refuse to testif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current legislation and the right of relatives' refusal to testify, and criticizes the current legislation from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untry and family, law and morality embodied in the crime of kinship's proof. On the basis of deeply analyzing the ethical value, the value of law and economics, the value of sociology of law, the value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and the value of psychology, the right of relatives to refuse proof is deeply analyzed.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reasonable factor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ight of relatives to refuse certificates in China, hoping to cultivate the right of refusal of relatives of our country in the soi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 practice of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in our country. And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system construction.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宇;论律师特权[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刘凤娥;论证人出庭作证制度[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3 李富强,黄文忠;证人拒证权制度探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王宇,钱小平;论律师特免权[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张真真;;浅析证人拒证权问题[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王红英,韩帮强;建立我国刑事诉讼证人拒证权制度探微[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闫磊;论我国的证人拒证权制度[J];南都学坛;2001年05期

8 阎磊;构建我国刑事诉讼证人拒证权制度的理性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9 王正坤;;“亲亲相隐”制度的渊源及其当代司法价值[J];商场现代化;2009年24期

10 王静;;浅论反恐立法的程序正义[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秉志;;现代刑事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2 赵秉志;;现代刑事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3 赵秉志;时延安;;董必武刑事法治思想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4 游伟;谢锡美;;非犯罪化刑事政策研究——兼论我国的“严打”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游伟;谢锡美;;法治视野下的“严打”刑事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卢建平;;“人权入宪”的刑法意义与“刑法宪法化”[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康均心;;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刑法价值追求的统一[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8 赵海英;;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主论坛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9 刘宪权;;新中国60年:罪刑法定原则的演进与内涵精神[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10 赵一飞;;和谐社会下我国刑罚量刑制度之重构[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秉志;现代刑事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N];法制日报;2005年

2 记者 张玉光;公安刑侦法治进步迅速[N];人民公安报;2008年

3 记者 蒋安杰;“改革开放30年刑事法治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行[N];法制日报;2008年

4 时延安;由个案正义推动刑事法治进步[N];法制日报;2011年

5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张正新;推动刑事法治领域研究的四点意见[N];检察日报;2011年

6 易鸣;刑事法治成就斐然[N];人民公安报;2004年

7 时延安 王晓帅(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罪疑惟轻 实践刑事法治的应然选择[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8 ;略论反腐败与我国刑事法治的完善[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推进中国刑事法治现代化建设[N];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赵秉志;深入领会修宪精神 推动刑事法治进步[N];法制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宏;军事刑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许身健;刑事程序现代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安斌;战国与启蒙时代的刑法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杨俊;宪政下的刑事法治[D];苏州大学;2010年

5 房绪兴;刑罚制度的历史阶段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刘沛,

本文编号:2317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317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e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