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我国社会转型期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5 20:41
【摘要】:法制类电视节目作为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一个投影,在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设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开创、成长、繁荣与我国的法制建设息息相关。从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创办初衷来看,是为了普及法律知识,和国家的法制宣传教育紧紧相连。法制类电视节目在20多年的发展中,从单一普法到贴近服务,从简单宣教到多样呈现,从单个栏目到专业化频道,经历很多变迁,唯一不变的是其在推进法制建设完善、法制意识深入人心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我国的社会环境变化和大众传媒的发展需求直接形成了法制类电视节目的成长与发展的动力。法制类电视节目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作为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种重要工具承担着特殊的社会功能。由于相对于其他媒体,电视这一传播媒介,,具有声画并茂、通俗易懂,表现手段丰富、覆盖面广等特点,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因此电视在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以及提供法律服务方面更有优势。但是,并非所有的需求都可以通过法制类电视节目实现,而且这些社会需求的协调与平衡也会直接影响到法制类电视节目自身的功能。一些节目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一些暴力、血腥的案件详加介绍,盲目追求可视性,却缺少了对事实真相的分析和人文主义的关怀,使节目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负效应。一些节目不能处理好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舆论监督被正当行使时,无疑对司法公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当舆论监督被不当行使时,便会损害司法公正。同时,法制类电视节目在报道的过程中,发生侵害当事人或第三者的隐私权、名誉权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台节目盲目地模仿、节目题材匮乏、节目类型同质化、盲目追求收视率、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我国法制类电视类节目所处的社会环境入手,总结了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节目形态的变化和功能的变迁。通过对法制类电视节目现状的分析,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研究法制类电视节目面对的新状况,探讨了现阶段法制类电视节目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究现状形成的原因以及社会环境对节目的影响,最后提出如何在社会转型期间发展法制类电视节目的策略。
[Abstract]:As a projection of the process of legal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the TV program of legal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legal country. The creation, growth and prosperity of China's legal system TV program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s lega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our country's legal system TV program, it is to popularize the legal knowledge and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country's legal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In the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of TV programs in the legal system, from single law popularization to close service, from simple propaganda to diverse presentation, from a single column to a specialized channel, there have been many changes. The only thing that has not changed is that it is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The important role played by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The chang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mass media have directly formed the power of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legal TV programs. As an important too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in our country, TV programs of legal system, which adapt to the diverse needs of the society, have a special social function. As compared to other media, television is characterized by sound and painting, easy to understand, rich means of expression, wide coverage, and so on, which is welcomed by the general public. Therefore, television is promoting and popularizing legal knowledge. And a greater advantage in providing legal services. However, not all the demands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legal system TV programs, and the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 of these social need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function of the legal television programs themselves. Some programs, driven by economic interests, introduce some violent and bloody cases in detail, blindly pursue visibility, but lack the analysis of the truth and the concern of humanism, which makes the program produce a certain degree of negative effect. Some programs can not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and judicial independence. When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is properly exercised, it undoubtedly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judicial justice, and when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is improperly exercised, it will damage judicial justice. At the same time, the rights of privacy and reputation of the parties or third parties are infringed during the reporting process of the legal programs. Blind imitation of some local TV programs, lack of program themes, homogeneity of program types, blind pursuit of ratings and inaccurate positioning have also seriously affec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egal television programs.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legal television programs are located, and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the changes of the program forms and the changes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legal television progra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TV program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TV program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and probes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legal system TV programs at the present stag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n the program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how to develop the legal TV programs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培湘;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读《我国社会转型期人的问题》[J];天府新论;2003年06期

2 谢湘辉;;社会转型期高校图书馆馆员精神生态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李勇;彭鹏;;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J];采写编;2010年06期

4 澎潮;;社会转型期的核心价值观舆论引导[J];新闻前哨;2011年01期

5 刘如;夏晓燕;;论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观念的变迁[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陈晓红;;社会转型期高校图书馆员工作倦怠之探析1[J];图书馆界;2006年01期

7 赵智敏;;社会转型期记者的角色冲突与调适[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年08期

8 余晓玲;;论社会转型期图书馆新型信息咨询服务模式的构建[J];新世纪图书馆;2009年03期

9 章宏法;;解渴 解读 解释 解惑——社会转型期媒体影响力构建的四大关键词[J];青年记者;2009年33期

10 徐馨;;社会转型期客观报道与公共服务的平衡[J];新闻世界;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孟美;;关于社会转型期中的城市养老问题[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2 周中之;;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3 吕梁;;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陈少华;何瑞文;;社会转型期地方工科院校本科教育适应性探讨[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5 刘红;;社会转型期的档案管理[A];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6 贾志强;;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发展环境特征及其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郑彩莲;;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发展的若干思考[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李瑜青;;社会转型期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兴起与选择[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9 胡近;;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与教育探讨[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刘宝才;;东周社会转型中的三大关系[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占元 李黛君;利用好县级农业电视宣传阵地[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

2 记者 盛小荣;一档节目改变着兰州“官风”[N];兰州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梁钟荣;直播星空中升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刘章西;对电视节目“反璞归真”的呼唤[N];光明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肖一邋本报通讯员 昝馨;健康的娱乐能给灵魂带来愉悦[N];光明日报;2007年

6 李宓;多媒体宝宝:助成长还是会受伤?[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赵敏;文字语言在电视中的作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8 詹勇;彩电下了乡,节目要跟上[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慧疆;电视节目信号向网络化进军[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蕾;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游;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在农村社区的角色分析[D];上海大学;2006年

2 李琦;多元媒介环境下的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建群;电视节目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及其对节目品质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侯彬;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能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赵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刑事政策调整[D];吉林大学;2008年

6 温志强;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7 乔梁;我国社会转型中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化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于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晨;新时期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转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纪楠;中国涉法类电视节目存在问题与未来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陈旭;我国社会转型期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秦艳贞;在幻像与流放中寻找真实[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马志敏;社会转型期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条件分析[D];山西大学;2005年

6 曾凡军;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冲突及其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曹金波;社会转型期中介社区发展现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姚仁权;中国政治文化与腐败的相关性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9 徐啸寒;论质量管理体系在电视节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肖红军;社会转型期国有医院文化重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34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334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6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