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基于超越的创造性转化——林毓生之现代中国文化观

发布时间:2018-12-29 17:45
【摘要】:基于对现代"激进主义"的反思,林毓生区分了"五四思想""五四精神"与"五四目标":所谓"五四思想",指全盘反传统的"激进主义";所谓"五四精神",指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所谓"五四目标",指以"自由""民主""法治""科学"为内容的"国家强盛"。同时,对于当时学界爆发的"科玄论战",林毓生认为,无论是"科学派"还是"玄学派",他们实际上均以"科学主义"为"缺省配置",故都无法实现各自的预期目标。基于上述反思,林毓生主张超越"五四思想"和"科玄论战",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即,重组与改造传统文化,在保持文化认同的前提下,使其实现现代化。此乃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Abstract]: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f modern "radicalism", Lin Yusheng distinguishes "May 4th thought", "May 4th spirit" and "May 4th goal": the so-called "May 4th thought" refers to the total anti-traditional "radicalism"; The so-called "spiri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refers to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taking the world as their duty" and the so-called "May 4th objective" refers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 with the contents of "freedom," democracy, "rule of law," and "science." At the same time, Lin Yu-sheng thinks that whether it is "science school" or "metaphysical school", they actually take "scientism" as "default allocation", so they can not achieve their expected goals. Based on the above reflection, Lin Yusheng advocates to transcend the "May 4th thought" and "the debate on science and metaphysics" and to carry out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at is, to restructure and transform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o modernize it on the premise of maintaining cultural identity. This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G1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赵万法,丁增武;寻找与失落——“寻根文学”再认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陈占彪;;王的诤臣——胡适论知识分子的角色及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4 曹建坤;;解放战争时期胡适的政治思想与政治主张[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5 曹海婴;论中国建筑中虚形空间的意义[J];安徽建筑;2001年02期

6 徐桂莲,朱长久;“科玄论战”的哲学省思[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陈文忠;唐人“寻隐”之冠走向现代之路——兼谈唐人“寻隐”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高正礼;;“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若干辨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王培敏;;略论胡适诗歌的“言之有物”及叙事成分——兼及元稹、白居易与乐府民歌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10 李本军;;论陈垣与梁启超二家校勘方法论异同及渊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继安;;民国初年管学研究的三种范式与评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李建军;;从随物婉转到与心徘徊——论陈忠实的散文创作[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郑向颖;马艳香;;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和谐价值[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4 陈鸿祥;;《王道诗话》若干相关史实之辨正[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5 骆锦芳;;善的诉求与社会正义的企盼[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邓正来;;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科学的“走出去”战略[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7 杨志刚;;和谐社会与构建现代礼仪之邦[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8 沈传亮;;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心理分析[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9 蒋小波;;“道问学”与“尊德性”——胡适派学人与现代新儒家的“汉宋之争”[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维武;;毛泽东“实践论”的中国性格[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英姬;中韩家族小说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爱芬;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国军;抗战后自由主义者的教育主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伍本霞;论张君劢“修正的民主政治”[D];湘潭大学;2010年

5 肖志珂;张君劢论德与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龚文玉;胡适人生哲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徐慧娟;《唐律疏议》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刘展;现代安徽诗人诗学批评[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宗贤;中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珏荣;论学衡派的中西文化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向宏;;中国传统女红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创造性转化[J];包装工程;2010年18期

2 耿开君;创造性转化,转化什么,如何转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3 纪向宏;;论中国传统女红文化的创新途径[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4期

4 盛邦和;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龚虹波;论传统德治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2期

6 何显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社会实践基础[J];哲学研究;1999年07期

7 赖地长生;论优秀传统道德的创造性转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8 沈文慧;;论延安文艺对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余源培;;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10 王艳华;许以民;;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途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 董鸿扬;传统伦理价值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传承[N];哈尔滨日报;2007年

2 冯远;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N];光明日报;2014年

3 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 李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14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付建利;制度创新同时勿忘创造性转化传统[N];证券时报;2013年

5 本报通讯员 李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 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章[N];济宁日报;2014年

6 早报特约评论员 葛剑雄;延续与更新可并行不悖 传统节日应“创造性转化”[N];东方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何光锐;传统资源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N];福建日报;2009年

8 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道德与文明》编辑部主编 杨义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记者 李邦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加快建设美德山东[N];济宁日报;2014年

10 于平;文化软实力要做实要给力[N];中国艺术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Z栨,

本文编号:2395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395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0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