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论邓小平的政治信任思想

发布时间:2017-04-10 17:18

  本文关键词:论邓小平的政治信任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政治信任是执政合法性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良善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已经到了攻坚阶段,但是中国的政治现状却并不如人意发生了变迁,如政治信任流失严重,社会不信任压力增强,造成不同程度的社会失范,行为失序,由此进入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在此背景下,研究邓小平的政治信任思想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充分的理论养分,为其政治信任思想的形成打牢理论基础,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国情上进行继承与创新,其内容丰富,意蕴深邃,政治信任在价值目标层面指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基本内核是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信任,而检验是否获得政治信任的主要表现则是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夯实政治信任的制度基础;从严治党,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等角度入手进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取信于民的提升途径,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的理论贡献在于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列毛的政治信任思想,并对后继者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政治信任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实践价值在于有助于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这启示我们必须要重视政治信任建设,通过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提升政治信任的制度化水平这几个方面来实践。研究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可以丰富和发展政治信任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实际,回答和解决了一系列实际操作问题,又经过实践检验,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有利于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顺利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政治信任 邓小平 政治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49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论10-23
  • 一、选题意义10-12
  • 二、研究综述12-16
  • 三、相关概念辨析16-20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20-23
  • 第一章 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社会背景23-38
  • 第一节 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的理论渊源23-29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信任思想23-27
  • 二、毛泽东的政治信任思想27-28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信任思想28-29
  • 第二节 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29-38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政治信任状况30-34
  • 二、改革开放初创时期中国的政治信任状况34-38
  • 第二章 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的主要内容38-49
  • 第一节 关于政治信任的重要性38-40
  • 一、政治信任是构建良好政治秩序的前提条件38
  • 二、政治信任是加强中华民族团结的基本保证38-39
  • 三、政治信任是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39-40
  • 第二节 关于政治信任的内涵40-43
  • 一、政治信任的价值目标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40-41
  • 二、政治信任的基本内核——对党和政府的信任41-42
  • 三、政治信任的主要表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42-43
  • 第三节 关于政治信任的提升途径43-49
  •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43-44
  •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44-45
  • 三、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夯实政治信任的制度基础45-47
  • 四、从严治党,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47-49
  • 第三章 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的价值意义和现实启示49-61
  • 第一节 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49-52
  • 一、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的理论贡献49-51
  • 二、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的实践价值51-52
  • 第二节 邓小平政治信任思想的现实启示52-61
  • 一、必须重视政治信任建设52-53
  • 二、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53-54
  • 三、必须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54-59
  • 四、必须提升政治信任的制度化水平59-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来香;;浅析和谐社会条件下政治信任的提升[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唐斌;;政治信任的概念、特征与价值[J];理论月刊;2011年08期

3 上官酒瑞;;中国政治信任的现状及其风险[J];理论与改革;2011年05期

4 黄心华;;社会转型期建构政治信任形式的衍化研究——基于民众主体意识成长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5 王明进;;公众的政治信任是怎样瓦解的[J];领导科学;2013年24期

6 马九福;;中西政治信任比较与借鉴[J];江汉论坛;2007年06期

7 孙昕;徐志刚;陶然;苏福兵;;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村民选举参与——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的实证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7年04期

8 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5期

9 上官酒瑞;程竹汝;;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曹沛霖;;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与政治不信任——政治学分析视角[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上官酒瑞;;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与社会背景[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2 上官酒瑞;;政治信任流失的可能风险及理性认知[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3 张书维;景怀斌;;民众为什么不信任政府?——政治信任前因及对合作/对抗行为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王二平;陈丽君;马红宇;;公共管理的心理问题[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余世喜;;构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关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上官酒瑞;现代政治信任建构需要新理念[N];学习时报;2011年

2 王子蕲 江远山;重塑政府形象 提升政治公信力[N];解放日报;2009年

3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 孙力;消除功能解读误区 加强政治信任[N];文汇报;2009年

4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祁玲玲;政治信任研究应突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上官酒瑞;制度是信任的基石[N];人民日报;2011年

6 徐勇;重建政治信任的有益探索[N];人民日报;2004年

7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魏香镜;中韩合作助遗骸归国提升两国政治信任度[N];南方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治伟;政治信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秋;重建我国农村社会政治信任的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世成;政治信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思然;中国基层政治信任:一种综合解释框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欣;中国农民的政治信任及其影响[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青;论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信任建设[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丽杰;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政治信任的变迁及启示[D];吉林大学;2013年

7 范彬;转型期我国农村政治信任的路径重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8 刘纪善;政府绩效、官员廉洁与政治信任:一项基于大学生的调查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9 尹子明;小康社会建成语境下的政治信任建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4年

10 袁振宇;当前我国青年群体政治信任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邓小平的政治信任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97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0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