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约束条件与突破之道
本文关键词: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约束条件与突破之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财政预算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多环节的实践活动,也是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的一个国际性难题。在中国,庞大集中的财政权力结构和约束力不强的社会权力、公众权利深刻影响财政预算管理绩效,而财政预算管理绩效的提升又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国民要素,既要求对财政权力、社会权力和公众权利有最佳的结构优化设计,更要求在反腐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对于中国财政预算的管理何以有效?这是破解中国财政预算管理困境的关键所在。基于庞大集中的财政权力和相当稀缺的社会管理资源以及参与不足的公众力量,财政预算管理迫切需要创新治理形式。参与式财政预算管理创设的约束机制充分虑及政府的长期财政收支,借助信息公开深入作用于财政权力结构的核心部分,因而能够对财政预算施加有效约束,是一种颇有效率的管理机制。本文从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释义出发,参考国内外地方财政预算管理的研究成果,分析和阐释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本质和特点。结合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实践历程,具体考察、分析和比较我国财政预算管理的约束条件,剖析当前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引入绩效管理和参与式管理制度,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提出我国财政预算管理的突破之道。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逻辑思路等基本问题。 一、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本质和特点。在中国,政府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其实,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蕴含的是“人民在供养政府,而不是政府在供养人民”的内在逻辑。也就是说,政府花费人民的钱就必须对人民负责,而财政预算制度就是政府对社会公众的一种承诺,,是对政府财政收支的详细规划,对政府正在、准备、将来开展或不开展的活动进行控制。如果财政预算信息不向社会公众公开,那么政府就是一个看不见的政府,也就不可能对人民负责和真正做到权力为民所用。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有权利获知政府每项收入的来源和每项开支的去处,公众理应对政府的财政预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总之,财政预算管理模式的本质就是对财政权力进行监督制约,实现公民的权利回归。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具体特点是消解分歧、化解矛盾、协调冲突、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有效元素。 二、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约束条件。基于庞大集中的财政权力、相当稀缺的社会管理资源、参与不足的公众力量和不够透明财政预算信息公开,财政预算管理迫切需要创新治理形式。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约束条件严重制约了财政预算管理绩效的充分发挥。 三、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突破之道。完善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制度构造需要运用法治、公共治理的思维和系统的多元视角,如果以社会公众参与财政预算管理为核心,构想中的中国现代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预防和阻却潜在财政权力的机会型违法,那么其将成为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在这个层面上,一个系统性的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突破之道应当:1.探索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原则;2.推进财政绩效预算精细化、法治化管理;3.强化财政绩效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4.构建参与式财政预算管理机制;5.积极探索财政预算监督、审计和问责机制。当前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社会公众很难自发形成强有力的约束管理机制。应当以参与式财政预算管理为基础,强化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确保财政权力活动信息迅速进入社会公众的认知结构,为社会公众及时启动约束管理机制和联动问责奠定基础。 最后结语中指出积极探索财政预算管理的中国道路,实现公共治理。绩效约束和参与式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的有机链接,恰好回应了中国财政预算管理所蕴含的困境,是一种以社会多元力量推进财政预算管理的公共治理之道。财政预算管理规范的进一步创新更需要深刻透视我国当下的具体国情和处理好我国社会转型中社会公德、企业社会责任、利益观念、商业道德、法律机制、人性、诚信等诸多因素的纠缠,以稳步推进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但是,参与式财政预算管理不是万能药,不能包治百病,它却是中国走向更广泛政治包容、更成熟民主法治和更普遍社会公正的不可或缺的“程序”。
【关键词】:财政预算 预算公开 信息透明 绩效管理 参与式管理 公共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12.3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2
- 绪论12-20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12-14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14-17
- (三) 研究方法与逻辑思路17-18
- (四) 研究的难点与可能的创新18-20
- 一、 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本质和特点20-23
- (一) 财政预算管理释义20-21
- (二) 财政预算管理的本质21-22
- (三) 财政预算管理的特点22-23
- 二、 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约束条件23-29
- (一) 财政权力的庞大集中,制约财政预算管理绩效23-25
- (二) 社会管理资源稀缺,制约财政预算管理绩效25-26
- (三) 公众力量参与不足,制约财政预算管理绩效26-27
- (四) 财政预算透明度低,制约财政预算管理绩效27-28
- (五) 缺乏社会监督,制约财政预算管理绩效28-29
- 三、 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突破之道29-35
- (一) 探索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原则29
- (二) 推进财政绩效预算精细化、法治化管理29-31
- (三) 强化财政绩效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31
- (四) 构建参与式财政预算管理机制31-33
- (五) 积极探索财政预算监督、审计和问责机制33-35
- 结语35-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建钢;财政支出效益:一个评价框架[J];财政研究;2003年03期
2 余小平,孔志锋;在我国实行绩效预算的设想[J];财政研究;2004年02期
3 陈工;;英、美、澳、新等国家实施绩效预算的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财政研究;2006年01期
4 姚凤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国际比较与借鉴[J];财政研究;2006年08期
5 苟燕楠;王逸帅;;中国市级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种预算生态框架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6年10期
6 白景明;;推行绩效预算必须解决的四个重要问题[J];财政与发展;2006年01期
7 宋彪;;公众参与预算制度研究[J];法学家;2009年02期
8 黄晓平;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预算约束机制评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周光辉;;从管制转向服务:中国政府的管理革命——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张贤明;文宏;;中国官员责任追究制度建设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家刚;[N];学习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敬革;深化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约束条件与突破之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