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制宣传效果探讨
发布时间:2017-04-17 18:08
本文关键词:基层法制宣传效果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制宣传伴随国家与法律的产生而产生,伴随国家与法律的发展而发展。法制宣传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对各种法制信息与观念的传播,教育广大群众树立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最终实现全社会法律素质的整体提高,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顺利实现。而法制宣传效果则是指宣传对象接受信息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这是本论文结合现实研究的重点。 1986年,我国开始实施在全体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到目前全国已经进入了“六五”普法阶段。从“一五”到“六五”全国各地均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法制宣传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宣传经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 本文以怀宁县的法制宣传为研究对象,运用宣传效果理论和问卷调查法,分析该县法制宣传的现状,提炼该县法制宣传的经验,总结该县法制宣传的效果,指出该县法制宣传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正的建议。本文除第一章绪论部分共分为五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二章首先回顾了怀宁县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历程,然后对怀宁县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这也是支撑怀宁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此总结归纳出怀宁县多年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第三章是针对怀宁县法制宣传的问卷调查的分析与总结。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怀宁县4个乡镇,其中包括学生、教师、农民、工人等多种群体,设计了有关法制宣传意识、法制宣传主体、法制宣传媒介、法制宣传方式等问题,从问卷结果中分析怀宁县现阶段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特点。 第四章结合问卷结果分析影响怀宁县法制宣传效果的因素,根据笔者掌握的怀宁县普法情况的文字资料结合问卷数据发现,影响怀宁县法制宣传效果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宣传主体、宣传对象、宣传媒介、宣传内容、宣传方式这五个方面。 第五章是根据问卷调查获及的信息归纳出的一些问题。在肯定怀宁县法制宣传教育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阻碍法制宣传效果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其中有体制不完善、资金不足等外部原因,也有工作意识不重视、工作态度不积极等内部原因。 第六章笔者针对出现的法制宣传问题,结合怀宁县的实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希望能为提高怀宁县法制宣传工作能力提供一些参考,并试图以此探寻更为合理的的基层法制宣传之路。
【关键词】:宣传 法制宣传 效果 问题 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06;D90-05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章 绪论9-17
- 第一节 研究背景9-10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第三节 研究综述11-14
- 第四节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4-17
- 第二章 怀宁县法制宣传历史与现状分析17-25
- 第一节 怀宁县法制宣传历程17-21
- 第二节 怀宁县法制宣传工作的现状与分析21-23
- 一、怀宁县法制宣传工作的组织机构21-22
- 二、怀宁县法制宣传工作的人员构成22-23
- 第三节 怀宁县法制宣传工作的代表性23-25
- 第三章 怀宁县法制宣传教育的问卷调查与分析25-37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25-26
- 第二节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26-28
- 一、调查样本年龄、性别分布情况26
- 二、调查样本文化知识水平、职业分布情况26-28
- 第三节 怀宁县法制宣传问卷调查结果28-36
- 一、法制宣传意识调查28-30
- 二、法制宣传主体调查30
- 三、法制宣传媒介调查30-33
- 四、法制宣传方式调查33-34
- 五、法制宣传内容调查34-35
- 六、群众满意度调查35-36
- 第四节 问卷调查结果总体分析36-37
- 第四章 怀宁县法制宣传效果的成因探究37-63
- 第一节 法制宣传效果37-38
- 第二节 怀宁县法制宣传教育包含的宣传因素38-56
- 一、法制宣传主体38-43
- 二、法制宣传对象43-48
- 三、法制宣传内容48-50
- 四、法制宣传媒介50-54
- 五、法制宣传方式54-56
- 第三节 宣传因素对宣传效果的影响56-63
- 一、专业化主体“把关”宣传方向56-57
- 二、重点性对象深化宣传效果57-58
- 三、实用性内容增强宣传可接受度58-60
- 四、多媒介运用提升宣传知晓度60-62
- 五、情理兼容促进宣传深度62-63
- 第五章 怀宁县法制宣传面临的现实困境63-67
- 第一节 人员之困——宣传队伍人员不足63-64
- 第二节 区域之困——重点区域农村受忽视64-65
- 第三节 媒介之困——法制宣传媒介滞后65
- 第四节 资金之困——专项经费缺乏65-67
- 第六章 提高基层法制宣传效果的策略建议67-72
- 第一节 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立法67-68
- 第二节 建立宣传主体绩效监控体系68
- 第三节 加强法制宣传媒介的多样性、形式的灵活性68-69
- 第四节 扩充人员编制加强组织建设69
- 第五节 拓宽农村法制宣传渠道69-70
- 第六节 推动法制宣传的市场化运作70-72
- 结语72-74
- 参考文献74-78
- 附录78-80
- 致谢80-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勇;;浅析大众传媒对我国法制建设的作用及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2 梁衡;;传媒法制报道的三个理论问题[J];今传媒;2007年02期
3 吴爱英;;关于“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基本情况的报告和对《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草案)》的说明——2006年4月2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年05期
4 江平;建立法治新闻宣传的制度性框架[J];中国司法;2004年08期
5 王进义;尹雪梅;;网络与法制宣传教育[J];中国司法;2006年01期
6 吴军;;关于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国司法;2008年04期
7 陈壮志;肖忠华;;新形势下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司法;2008年08期
8 梅义征;;当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历史方位及推进方式研究[J];中国司法;2009年09期
9 许章润;;普法运动[J];读书;2008年01期
10 钟一民;;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评论员;[N];人民日报;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层法制宣传效果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4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