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13:10

  本文关键词: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与出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人类亘古未有的伟大社会实践融入全球化浪潮。全球化潮流中的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加速推进工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一系列深层次的工业现代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和改革创新的风险问题凸现在我们面前。这些社会矛盾和风险问题的凸现,客观上要求我们创新社会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治理及其创新问题的高度重视。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加强和改善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发展以及其它方面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虽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创新问题,但如何进行社会治理创新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社会治理创新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是,纵览学术界相关的研究成果,大多数学者对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解读拘囿于历史的、国内的视域,这是必要的,但仅此是不够的,如果脱离了全球化这一更加宏阔的世界视域,很难清醒地认识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更无法理解其深层意蕴和路径选择。因此,从风险社会理论这一全球化的新视域来解读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不仅是目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研究的新视域。本研究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为方法论指导,借鉴其对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有益启示,把我国社会治理创新问题置于全球风险社会理论的分析视域进行考察,特别是对全球风险社会视域下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及其根源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路径。 论文共六部分。导论部分介绍论文写作总体情况,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提出、论文研究的主题及意义、国内外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等。 第一章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治理思想的梳理,这也是该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启示,通过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学说蕴含的社会治理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国家批判理论蕴藏的社会治理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群众史观包含的社会治理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治理的预见思想,总结出给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启示主要是从国家与社会的结构关系角度,考察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困境的根源;从国家本质的角度,跳出我国社会治理创新“集权”与“分权”的困境;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实现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指导思想的转变;从化解矛盾的角度,弱化我国社会治理创新风险。其次,梳理了列宁的社会治理思想,主要内容包括:坚持苏维埃俄国由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社会治理;提出苏维埃俄国经济领域治理的新形式——“计算和监督”;指出苏维埃俄国政治领域的治理措施——依靠民主监督;强调苏维埃俄国在文化领域的治理举措——加强学习。列宁社会治理思想给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启示主要体现在社会治理创新要加强党委领导与密切联系群众相结合;社会治理创新离不开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双重驱动;社会治理创新需要社会成员参与和监督;社会治理创新要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多样化的路径。再次,分析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治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在创新社会治理以保障人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基本价值取向;创新社会治理以坚持人民民主、依靠人民群众为根本实践指南;创新社会治理以化解利益矛盾、协调社会关系为重要创新内容。 第二章把我国社会治理创新问题置于全球风险社会理论的分析视域进行考察,提出风险社会理论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视域。通过考察风险社会理论提出的背景,基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世纪范围内发生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核危机等一系列危机现象,风险社会理论提出。风险社会理论的理论内涵主要是,从风险的来源和表现形式看,当代社会风险具有人为性,是“被制造出来的风险”;从风险的规模、范围、程度看,当代社会风险具有全球性,我们正处于世界风险社会;从风险的历史变迁看,当代社会风险是现代化的产物,具有二元性;从如何应对风险的角度看,风险社会理论表现出强烈的制度主义倾向和文化反思色彩。风险社会的基本特征突出表现为全球性、内生性、整体性、变革性、二重性、长期性。分析了风险社会的现实表现,世界各国开始新能源研发,进行国际资源争夺,调整社会政策,开展环境保护运动,建立国际核不扩散体制。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启示是正视风险现实,树立现代风险理念;构建“自反性”社会,主动化解风险;增强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增进社会治理中的相互信任;积极完善社会治理制度,规避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第三章分析了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这些困境集中体现在:首先,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结构性风险滋生蔓延,主要表现是社会结构高度紧张、社会极化突出、风险分配不公平性明显、风险带来的利益冲突多元化、风险的复合性与突发性交织并存、风险的多发性与高破坏性并行;其次,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内卷化”现象凸显,通过分析“内卷化”概念及其应用,总结得出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内卷化”现象,一方面是治理机构精细化、组织功能维稳化、治理人员压力化,另一方面是公共服务内卷化趋势明显;再次,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中的风险责任主体模糊和缺失,主要体现在社会治理主体的权力集中化倾向严重、权力个人化倾向严重、权力神秘化倾向严重、权力随意化倾向严重;第四,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中的文化风险突现,主要是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封建专制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小农经济意识形态的影响、小商品经济意识形态的影响;最后,我国的自然生态风险增加,体现在能源风险的凸显、资源风险的考验、生态环境风险的加剧、核能风险的显现。 第四章剖析了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困境的根源。困境的根源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我国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具有独特性,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失衡多为经济利益牵导;第二,我国社会治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风险频发,现有的社会治理制度呈现出治理主体一元化、治理客体全面化、治理手段管制化、治理机制静态化的特点;第三,我国社会治理受现代化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双重风险牵引,一方面,现代化的“时空压缩”导致历时性的风险共时态地存在,另一方面,急剧的社会转型带来利益不均衡化;第四,我国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客体意识普遍、附庸意识潜存、主宰意识影响;第五,全球化背景与“世界性风险”的冲击,不确定风险越来越多。 第五章提出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路径。一是重塑社会治理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将逐步实现从物本型社会治理向人本型社会治理转变,从人治型社会治理向法治型社会治理转变,从家长制社会治理向民主型社会治理转变,从行政化社会治理向社会化社会治理转变。二是创新社会治理理念。主要是建立社会治理创新中的风险理念、责任理念、社会理念、法治理念、程序理念、协商民主理念。三是践行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治理格局基础上,提出着重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培育“反思性”社会。此外,还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基层社区治理体系,逐步健全社会自治运行机制。四是建构社会治理风险预防机制。首先,创新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和评估机制;其次,完善公众权益保障机制,着力构筑社会认同机制、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深化多元化双向社会沟通机制、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再次,构建社会治理创新责任机制,主要创新社会治理改革责任机制、构建社会治理权力制衡机制、改革社会治理稳定发展机制;最后,健全自然生态风险治理机制,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风险治理、调整能源发展战略、完善国家资源治理战略、建立核能安全机制及积极参与全球生态风险治理。五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社会治理创新。通过分析社会治理创新与法治保障的关系,提出要正确理解法治方式,跳出“转型陷阱”,要用社会治理创新化解法治建设的“结构紧张”,社会治理创新与法治建设必须同步进行。进一步剖析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具体路径是以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规范社会治理决策、制度的出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这一方面主要以法治方式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法治思维形成、以法治政府推动良好法治社会环境形成、以司法公正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作为主要举措;倡导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社会文明治理。 总之,本文对于“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与出路”的考察通过借鉴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辩证地吸收全球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与实践,形成的主要结论是,现阶段,我们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新旧风险不断交织出现,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加速向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阶段迈进的过程中,由于中国是一个外源型后发展国家,我们要赶上西方社会几百年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就必须通过“压缩的现代化”,进行跨越式的发展,这必然伴生着一系列“世界性风险”和社会转型性风险。中国社会治理创新,是对世界风险社会的深刻审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历的一系列社会转型性风险需要我们对其密切关注并及时解决。尽管中国目前并没有真正进入“高风险社会”阶段,但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克服和解决这些风险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此种情况表明,只有勇于直面这些风险因素,不仅把风险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更要在现实生活中加强对现实风险问题的关注及解决才是应对之道。同时,还要学会借鉴“前车之鉴”,毕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历程早于中国,在应对风险方面有实践经验。我们研究风险社会的目的,绝不是否定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果,更不是杞人忧天、悲观失望,而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通过增强风险意识,治理风险,防止其从潜在的形态变为显在的现实。通过创新中国社会治理,相信中国共产党定能够带领全体社会成员成功地解决风险困境,跨越风险社会阶段,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成果,走向更加美好、幸福的未来社会!
【关键词】:风险 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理论 社会治理创新 困境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2
【目录】:
  • 中文摘要8-13
  • ABSTRACT13-20
  • 导论20-39
  • 一、问题的提出20-22
  • 二、论文研究的主题及意义22-23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23-37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37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37-39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治理思想:该研究的理论基础39-58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启示39-49
  • 二、列宁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启示49-54
  • 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治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54-58
  • 第二章 风险社会理论: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视域58-79
  • 一、风险社会理论提出的背景58-61
  • 二、风险社会理论的发展及内涵61-65
  • 三、风险社会的基本特征65-67
  • 四、风险社会的现实表现67-69
  • 五、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启示69-79
  • 第三章 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79-97
  • 一、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结构性风险滋生蔓延79-84
  • 二、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内卷化”现象凸显84-89
  • 三、社会治理创新中的风险责任主体模糊和缺失89-90
  • 四、社会治理创新中的文化风险突现90-94
  • 五、自然生态风险增加94-97
  • 第四章 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治理创新困境的根源97-107
  • 一、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独特性97-99
  • 二、社会治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风险频发99-101
  • 三、社会治理创新受现代化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双重风险牵引101-104
  • 四、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薄弱104-105
  • 五、全球化背景与“世界性风险”的冲击105-107
  • 第五章 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路径107-144
  • 一、重塑社会治理价值取向107-110
  • 二、创新社会治理理念110-114
  • 三、践行新型社会治理模式114-123
  • 四、建构社会治理风险预防机制123-132
  • 五、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社会治理创新132-144
  • 结语144-148
  • 参考文献148-158
  • 致谢158-15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59-16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60

  本文关键词: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与出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4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5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