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产婆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8 18:02
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学校德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学法作为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产婆术”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答、深入交流的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让学生获得事物最一般的概念的一种教学法。其主要特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与《道德与法治》课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因此,本文选择“产婆术”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从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及教师能力等方面分析论述“产婆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三节 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产婆术”的概念及特点
第一节 “产婆术”的概念
第二节 “产婆术”的特点
第二章 “产婆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产婆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第二节 “产婆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第三章 “产婆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及要求
第一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产婆术”的原则
第二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产婆术”对教师的要求
第四章 “产婆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家的意味”一框为例
第一节 “产婆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第二节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格拉底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运用研究[J]. 杨华,陈玉霞,刘贵占.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11)
[2]党建驱动中学德育机制创新[J]. 人民教育. 2018(11)
[3]中学德育协同体系的构建[J]. 周明星. 教学与管理. 2018(03)
[4]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传授中华传统美德[J]. 张玉琴. 黑河教育. 2016(02)
[5]苏格拉底“产婆术”对历史教学的启示[J]. 陈超.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01)
[6]中学德育应关注的三个“议题”[J]. 刁平.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5(08)
[7]苏格拉底知德观的德育启示[J]. 季洪辉.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09)
[8]教师:对话者抑或传道者?——从苏格拉底及其“产婆术”看教师的本质[J]. 宋学红,张鸽.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9]学做哲学知识的“助产士”[J]. 刘艳霞.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30)
[10]孔子的启发式教育与苏格拉底产婆术比较研究[J]. 王越.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5)
博士论文
[1]柏拉图美德教学思想研究[D]. 解建团.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D]. 熊孝梅.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学校道德教育的路径转变与作用界定[D]. 潘希武.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追问的研究[D]. 魏丽丽.山东师范大学 2019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D]. 王艳.江苏师范大学 2018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研究[D]. 胡丽苹.河北师范大学 2018
[4]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研究[D]. 付晓玲.安徽工程大学 2017
[5]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段昭.天水师范学院 2017
[6]基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研究[D]. 刘若楠.广西民族大学 2017
[7]提问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D]. 李丽.兰州大学 2014
[8]苏格拉底“产婆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 于连鸿.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9]中学生道德责任感的结构及特点研究[D]. 冯源.西南大学 2008
[10]中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发展及培养研究[D]. 聂燕临.天津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37134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三节 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产婆术”的概念及特点
第一节 “产婆术”的概念
第二节 “产婆术”的特点
第二章 “产婆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产婆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第二节 “产婆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第三章 “产婆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及要求
第一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产婆术”的原则
第二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产婆术”对教师的要求
第四章 “产婆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家的意味”一框为例
第一节 “产婆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第二节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格拉底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运用研究[J]. 杨华,陈玉霞,刘贵占.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11)
[2]党建驱动中学德育机制创新[J]. 人民教育. 2018(11)
[3]中学德育协同体系的构建[J]. 周明星. 教学与管理. 2018(03)
[4]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传授中华传统美德[J]. 张玉琴. 黑河教育. 2016(02)
[5]苏格拉底“产婆术”对历史教学的启示[J]. 陈超.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01)
[6]中学德育应关注的三个“议题”[J]. 刁平.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5(08)
[7]苏格拉底知德观的德育启示[J]. 季洪辉.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09)
[8]教师:对话者抑或传道者?——从苏格拉底及其“产婆术”看教师的本质[J]. 宋学红,张鸽.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9]学做哲学知识的“助产士”[J]. 刘艳霞.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30)
[10]孔子的启发式教育与苏格拉底产婆术比较研究[J]. 王越.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5)
博士论文
[1]柏拉图美德教学思想研究[D]. 解建团.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D]. 熊孝梅.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学校道德教育的路径转变与作用界定[D]. 潘希武.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追问的研究[D]. 魏丽丽.山东师范大学 2019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D]. 王艳.江苏师范大学 2018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研究[D]. 胡丽苹.河北师范大学 2018
[4]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研究[D]. 付晓玲.安徽工程大学 2017
[5]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段昭.天水师范学院 2017
[6]基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研究[D]. 刘若楠.广西民族大学 2017
[7]提问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D]. 李丽.兰州大学 2014
[8]苏格拉底“产婆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 于连鸿.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9]中学生道德责任感的结构及特点研究[D]. 冯源.西南大学 2008
[10]中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发展及培养研究[D]. 聂燕临.天津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37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237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