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01:30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良法善治,创造了中国奇迹,(1)并且在2012年的十八大报告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其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强调了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至上地位,除此之外,在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将“法治意识”列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因此,无论是从学科发展角度,社会主义建设角度,还是国家战略角度,法治都是基础教育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是实现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转变,同时高中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对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所有的教育场所中,学校是最适合育人的地方,而在学校教育的所有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主阵地,所以,应该从各个角度加深对思想政治课资源的开发,包括教材、教师、教学体系、学生自身等方面,另外,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效果的好坏,并不是单一方面因素决定的,除了学校方面的努力之外,家庭和社会也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法治...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 重点难点
        2. 创新之处
一、法治意识相关理论概述及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法律意识
        2. 法治精神
        3. 法治意识
    (二)法治意识的内容构成
        1. 法律至上意识
        2. 权力制约意识
        3. 公平正义意识
        4. 权利保障意识
        5. 正当程序意识
    (三)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意义
        1. 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2. 有利于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3. 有利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必要性
    (一)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是保障高中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1. 高中生法治意识淡薄
        2. 高中生分辨是非能力差
    (二)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是课程内容的必然要求
        1. 法治意识在《经济生活》中的体现
        2. 法治意识在《政治生活》中的体现
        3. 法治意识在《文化生活》中的体现
        4. 法治意识在《生活与哲学》中的体现
    (三)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1. 法治思维是实现全民守法的内在要求
        2. 遵守法律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四)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1. 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 能够增强新时代公民的规则意识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高中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较差
        1. 高中生身心发展不稳定
        2. 高中生实践运用能力较差
    (二)部分教师自身法治素养有待提高
        1. 教材中法治意识教育资源挖掘不充分
        2. 教师教学方法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三)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育内容和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1. 教学案例缺乏感染力
        2. 评价体系滞后
    (四)社会法治环境有待优化
        1. 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弊端
        2. 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对策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自觉树立法治意识
        1.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 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
    (二)提高部分教师素养,有序开展法治意识教学
        1. 深入挖掘教材法治教育资源
        2. 建立教师法治教育的培训机制
    (三)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评价体系不断完善
        1. 教学内容与生活和时政相结合
        2. 评价方式和内容坚持多元化
    (四)加强社会治理,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1. 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2. 正确发挥家庭的引导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本文编号:3378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378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7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