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警组织化维权的理路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 09:35
公安民警处在维稳处突、打击犯罪的最前沿,时刻面临着流血牺牲的严峻考验。近年来,袭警、辱警事件的频发,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和民警个人的合法权益,“为民警维权”成为现阶段公安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然而,在基层“法治内卷化”、舆论非理性化以及问责泛化的种种执法难题下,民警个体化维权陷入了“维权无门”“申诉无路”的困局。2018年12月,公安部制定出台了《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此,我国民警维权进入了组织化维权的新时代。《规定》的发布,为民警组织化维权提供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即成立维权委(办)作为民警维权的常设机构,建立民警组织化维权的联动机制,增设保护民警依法执法的容错机制,健全为民警正名的发布机制,形成组织对民警的救济及抚恤机制等。这些内容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开展民警组织化维权的重要依据,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益探索。而反观域外的警察组织化维权体制,基于国体、政体的根本不同,其在建设主体、宗旨侧重以及维权方式上与我国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对于域外警察组织化维权的建设模式,应结合我国国情深入分析、合理借鉴。《规定》颁布以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把民警组织...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
1.3.1 民警维权
1.3.2 组织化
1.3.3 民警组织化维权
1.4 文献综述
1.4.1 “警察维权”的相关研究
1.4.2 警察维权组织的相关研究
1.4.3 现有研究总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2.1 文献研究法
1.5.2.2 实地研究法
1.6 研究创新点
2 民警个体化维权的困境
2.1 “法治内卷化”:民警个体化维权的艰涩
2.2 舆论非理性化:民警个体化维权的怯缩
2.3 问责泛化:民警个体化维权的无助
2.4 小结
3 《规定》中民警组织化维权运行机制解析
3.1 成立维权委(办)为专门维权机构
3.2 建立民警组织化维权联动机制
3.3 增设保护民警依法履职的容错机制
3.4 健全为民警正名的发布机制
3.5 形成对受害民警的救济及抚恤机制
3.6 小结
4 我国与域外警察组织化维权的差异
4.1 维权组织的建设主体不同
4.1.1 以社会团体为建设主体的域外警察维权组织
4.1.2 以政府机关为建设主体的我国民警维权组织
4.2 维权组织的宗旨侧重不同
4.2.1 “警员至上”理念下的域外警察维权组织
4.2.2 “重塑民警权威”目标下的我国民警维权组织
4.3 维权组织的维权方式不同
4.3.1 自下而上——以游行、罢工为维权手段的域外警察维权组织
4.3.2 自上而下——以政府政策为工作遵循的我国民警维权组织
4.4 小结
5 民警组织化维权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5.1 维权组织未能形成专业团队,维权工作人员多为“兼职”
5.2 维权程序繁琐、回报低,致使民警不愿维权
5.3 组织化维权中的容错免责机制形同虚设,民警执法压力大
5.4 维权组织与媒体联系少,缺乏对袭警、辱警惩罚规章的普法宣传
5.5 维权组织工作限于“事后维权”,缺少对民警维权工作的整体把握
5.6 小结
6 民警组织化维权的发展路径
6.1 组建民警维权专业团队,助力民警维权工作科学有效
6.2 简化民警维权程序,纵深推进“快速维权”理念
6.3 织密组织化维权制度网,实现袭警、辱警“零容忍”
6.4 密切维权组织与大众媒体合作,形成维护民警权威的舆论共识
6.5 建设民警组织化维权的系统工程,提升维权组织的工作主动性
6.6 法情共治,在组织化保障中引入严格的监督机制
6.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基层民警个体化维权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B 基层民警组织化维权情况访谈提纲
在学研究成果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10年国内警察权威研究述评[J]. 邵力栋.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4)
[2]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9(09)
[3]迈向“国家——社会”相互融吸的整体性治理:良政善治的中国逻辑[J]. 曾盛聪. 教学与研究. 2019(01)
[4]警察职业风险防控的路径探索——以境外警察职业保障经验为启示[J]. 贾延红,詹伟.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8(06)
[5]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理论解析[J]. 全晓丽,孙廷彦.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6]接处警工作中的警察权益保护研究[J]. 牛杨.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8(03)
[7]警察执法权益保障机制探析[J]. 张应立.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8(02)
[8]侵害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现状分析与应对之策[J]. 李国和,朱孝兵.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7(03)
[9]警察自己的维权组织——德国警察工会[J]. 杨玉生. 现代世界警察. 2016(07)
[10]近二十年来关于“警察权益”的研究综述[J]. 潘志锋. 政法学刊. 2013(01)
博士论文
[1]法治的权力网络[D]. 林辉煌.华中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新媒体舆论监督对警察执法权威影响的实证研究[D]. 伍法翠.河南师范大学 2016
[2]新媒体时代民警执法权益保障研究[D]. 李勇.山西大学 2016
[3]限制与保护视角下警察维权问题研究[D]. 朱云龙.南京理工大学 2013
[4]论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维护与完善[D]. 冉洪波.大连海事大学 2012
[5]论完善我国袭警犯罪的刑事立法[D]. 李旸.复旦大学 2011
[6]公安民警合法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 江珊.山东大学 2011
[7]新媒体对公安形象传播的挑战与机遇[D]. 董蓓莉.复旦大学 2011
[8]我国警察执法保障问题研究[D]. 于龙.复旦大学 2010
[9]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维护问题研究[D]. 马冉冉.山东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72210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
1.3.1 民警维权
1.3.2 组织化
1.3.3 民警组织化维权
1.4 文献综述
1.4.1 “警察维权”的相关研究
1.4.2 警察维权组织的相关研究
1.4.3 现有研究总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2.1 文献研究法
1.5.2.2 实地研究法
1.6 研究创新点
2 民警个体化维权的困境
2.1 “法治内卷化”:民警个体化维权的艰涩
2.2 舆论非理性化:民警个体化维权的怯缩
2.3 问责泛化:民警个体化维权的无助
2.4 小结
3 《规定》中民警组织化维权运行机制解析
3.1 成立维权委(办)为专门维权机构
3.2 建立民警组织化维权联动机制
3.3 增设保护民警依法履职的容错机制
3.4 健全为民警正名的发布机制
3.5 形成对受害民警的救济及抚恤机制
3.6 小结
4 我国与域外警察组织化维权的差异
4.1 维权组织的建设主体不同
4.1.1 以社会团体为建设主体的域外警察维权组织
4.1.2 以政府机关为建设主体的我国民警维权组织
4.2 维权组织的宗旨侧重不同
4.2.1 “警员至上”理念下的域外警察维权组织
4.2.2 “重塑民警权威”目标下的我国民警维权组织
4.3 维权组织的维权方式不同
4.3.1 自下而上——以游行、罢工为维权手段的域外警察维权组织
4.3.2 自上而下——以政府政策为工作遵循的我国民警维权组织
4.4 小结
5 民警组织化维权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5.1 维权组织未能形成专业团队,维权工作人员多为“兼职”
5.2 维权程序繁琐、回报低,致使民警不愿维权
5.3 组织化维权中的容错免责机制形同虚设,民警执法压力大
5.4 维权组织与媒体联系少,缺乏对袭警、辱警惩罚规章的普法宣传
5.5 维权组织工作限于“事后维权”,缺少对民警维权工作的整体把握
5.6 小结
6 民警组织化维权的发展路径
6.1 组建民警维权专业团队,助力民警维权工作科学有效
6.2 简化民警维权程序,纵深推进“快速维权”理念
6.3 织密组织化维权制度网,实现袭警、辱警“零容忍”
6.4 密切维权组织与大众媒体合作,形成维护民警权威的舆论共识
6.5 建设民警组织化维权的系统工程,提升维权组织的工作主动性
6.6 法情共治,在组织化保障中引入严格的监督机制
6.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基层民警个体化维权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B 基层民警组织化维权情况访谈提纲
在学研究成果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10年国内警察权威研究述评[J]. 邵力栋.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4)
[2]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9(09)
[3]迈向“国家——社会”相互融吸的整体性治理:良政善治的中国逻辑[J]. 曾盛聪. 教学与研究. 2019(01)
[4]警察职业风险防控的路径探索——以境外警察职业保障经验为启示[J]. 贾延红,詹伟.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8(06)
[5]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理论解析[J]. 全晓丽,孙廷彦.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6]接处警工作中的警察权益保护研究[J]. 牛杨.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8(03)
[7]警察执法权益保障机制探析[J]. 张应立.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8(02)
[8]侵害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现状分析与应对之策[J]. 李国和,朱孝兵.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7(03)
[9]警察自己的维权组织——德国警察工会[J]. 杨玉生. 现代世界警察. 2016(07)
[10]近二十年来关于“警察权益”的研究综述[J]. 潘志锋. 政法学刊. 2013(01)
博士论文
[1]法治的权力网络[D]. 林辉煌.华中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新媒体舆论监督对警察执法权威影响的实证研究[D]. 伍法翠.河南师范大学 2016
[2]新媒体时代民警执法权益保障研究[D]. 李勇.山西大学 2016
[3]限制与保护视角下警察维权问题研究[D]. 朱云龙.南京理工大学 2013
[4]论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维护与完善[D]. 冉洪波.大连海事大学 2012
[5]论完善我国袭警犯罪的刑事立法[D]. 李旸.复旦大学 2011
[6]公安民警合法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 江珊.山东大学 2011
[7]新媒体对公安形象传播的挑战与机遇[D]. 董蓓莉.复旦大学 2011
[8]我国警察执法保障问题研究[D]. 于龙.复旦大学 2010
[9]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维护问题研究[D]. 马冉冉.山东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72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57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