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生成逻辑与实现形式——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产权—治权”范式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19 09:17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基于乡村振兴的多维复合要求,从"产权——治权"的分析范式出发,在对乡村治理的现实基础、历史演变和案例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形成客观上处于国家建构释放空间、市场发育提供导向及社会生长提供土壤的过程中,当前面对着乡村社会人才外流、资金短缺、产业效益低下等紧约束条件,低成本、高稳定性的"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生成逻辑体现在:需要构建具有产权可激励的治理主体、全要素股份合作的有机结构和政府、市场、社区三个面向的运行机制。以此有效把握"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其运动规律,探索适应各地实际情况的具体实现形式。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何以必要:乡村治理研究主要范式述评
(一)“国家—社会”研究范式
(二)“结构—功能”研究范式
(三)“产权—激励”研究范式
二、何以可能:“产权—治权”分析范式
三、何以能行:“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生成逻辑
(一)“三治结合”的主体形式
(二)“三治结合”的要素结构
(三)“三治结合”的运行机制
四、何以可行:村社全要素股份合作“三治结合”的实践启示
(一)重构“自治”的形式和基础,赋予农民更多发展权利
(二)化“法治”于“自治”,让支农资源精准使用
(三)使“德治”扎根,促进社区有机治理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J]. 张文显,徐勇,何显明,姜晓萍,景跃进,郁建兴. 治理研究. 2018(06)
[2]深化三治融合“桐乡经验”的实践与思考[J]. 潘川弟. 政策瞭望. 2018(11)
[3]新型乡村治理体系:生成逻辑、治理功能和实践路径[J]. 白杰峰,魏久朋. 新疆农垦经济. 2018(11)
[4]从“三位一体”走向新型合作经济——瑞安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启迪[J]. 本刊课题组,曾业松,贾大猛,杨智贤. 中国领导科学. 2018(06)
[5]中国农村社会治理40年:从“乡政村治”到“村社协同”——湖北的表述[J]. 吴理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6]走向善治之路:自治、法治与德治的选择与组合——以乡村治理体系为研究对象[J]. 邓大才. 社会科学研究. 2018(04)
[7]“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逻辑理路[J]. 何阳,孙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6)
[8]内置金融激活农村活力[J]. 李昌平. 中国合作经济. 2017(10)
[9]贫困山区旅游产业扶贫及脱贫绩效评价——以郝堂村为例[J]. 吴国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10]以机制创新实现精准扶贫“平台脱困”[J]. 苑丰,刘武芳.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本文编号:3693099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何以必要:乡村治理研究主要范式述评
(一)“国家—社会”研究范式
(二)“结构—功能”研究范式
(三)“产权—激励”研究范式
二、何以可能:“产权—治权”分析范式
三、何以能行:“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生成逻辑
(一)“三治结合”的主体形式
(二)“三治结合”的要素结构
(三)“三治结合”的运行机制
四、何以可行:村社全要素股份合作“三治结合”的实践启示
(一)重构“自治”的形式和基础,赋予农民更多发展权利
(二)化“法治”于“自治”,让支农资源精准使用
(三)使“德治”扎根,促进社区有机治理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J]. 张文显,徐勇,何显明,姜晓萍,景跃进,郁建兴. 治理研究. 2018(06)
[2]深化三治融合“桐乡经验”的实践与思考[J]. 潘川弟. 政策瞭望. 2018(11)
[3]新型乡村治理体系:生成逻辑、治理功能和实践路径[J]. 白杰峰,魏久朋. 新疆农垦经济. 2018(11)
[4]从“三位一体”走向新型合作经济——瑞安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启迪[J]. 本刊课题组,曾业松,贾大猛,杨智贤. 中国领导科学. 2018(06)
[5]中国农村社会治理40年:从“乡政村治”到“村社协同”——湖北的表述[J]. 吴理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6]走向善治之路:自治、法治与德治的选择与组合——以乡村治理体系为研究对象[J]. 邓大才. 社会科学研究. 2018(04)
[7]“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逻辑理路[J]. 何阳,孙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6)
[8]内置金融激活农村活力[J]. 李昌平. 中国合作经济. 2017(10)
[9]贫困山区旅游产业扶贫及脱贫绩效评价——以郝堂村为例[J]. 吴国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10]以机制创新实现精准扶贫“平台脱困”[J]. 苑丰,刘武芳.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本文编号:3693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69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