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新时代青少年宪法教育的理路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07 18:4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青少年宪法教育对弘扬法治文化与法治精神、塑造合格公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法治人才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青少年宪法教育,需要契合青少年宪法教育固有的特点,加强师资培养、注意地区均衡、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少年宪法教育的实效。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加强青少年宪法教育的价值
    (一)弘扬法治文化与法治精神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合格公民塑造
    (四)法治人才培养
二、青少年宪法教育的特点
    (一)固有的特点
    (二)应有的特点
三、青少年宪法教育的现状与成效
    (一)青少年宪法教育的现状
    (二)青少年宪法教育的成效
四、青少年宪法教育之展望
    (一)加强师资培养
    (二)注意地区均衡
    (三)注重课内外相结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青少年学生宪法意识调查研究[J]. 郭庆,李远龙.  黑河学院学报. 2019(06)
[2]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项目化深入推进青少年宪法法治宣传教育[J]. 齐红英.  中国司法. 2018(12)
[3]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武汉市调查数据的分析[J]. 杨晶,覃文杰,周巍.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8(05)
[4]把宪法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 朱之文.  中国人大. 2017(23)
[5]法治文化的认同:概念、意义、机理与路径[J]. 龚廷泰.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04)
[6]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J]. 莫纪宏.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7]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概念的几个问题[J]. 李林.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
[8]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公民社会[J]. 郭道晖.  政法论丛. 2007(05)
[9]当代法治文化的理论构想[J]. 刘斌.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7(01)
[10]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J]. 林崇德,李庆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本文编号:3704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704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6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