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村委会选举中贿选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前中国村委会选举中贿选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构了一种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为基本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在村民自治制度中,村委会是具有自治性质的一种组织,它的产生及其合法性赋予均来自于选举,是选举中村民意愿的集体表达。可以说,村委会选举是民主在价值层面和程序层面上的双重体现,为乡村民主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持。但在现实的村委会选举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违背制度初衷的现象,其中最为严重的应属贿选问题。村委会选举是实现村民自治的中心环节,贿选问题的出现则直接影响到村民自治能否真正实现,它不仅破坏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阻碍了农村优秀人才的选拔,扰乱了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而且削弱了党和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合法性权威。因此,对村委会选举中贿选问题的外在表现、内在成因及应对之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村委会选举的基本含义及其民主性质,认为村委会选举从理论上讲是完美地实现了价值民主和程序民主的有机统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村委会选举中出现的贿选问题。通过对贿选含义的界定、贿选特征的表述,认为贿选的出现是村委会选举私益取向与民主诉求在实践中的一种背离。第三部分主要从利益、制度和文化三方面分析了贿选问题的成因,即选举主体的利益驱动、选举过程的制度缺位与选举地域的文化制约。这三个方面相互糅合,为村委会选举过程中贿选问题的出现准备了温床。第四部分主要根据贿选成因,从立法、监督和教育三方面提出了消除贿选现象的路径:第一,完善村委会选举相关立法,针对法律中关于贿选问题的缺陷与不足进行及时的修正和补充,并结合司法保护来消除贿选现象;第二,加强村委会选举有效监督,努力实现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及选举中监督、选举后监督,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第三,强化农村民主法治教育,提升广大村民的民主法治思想,动员全体民众力量以实现全面、有效地遏制贿选。
【关键词】:村委会选举 贿选 究因 路径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1.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4
- 一、研究意义10-11
- 二、文献综述11-13
- 三、创新之处13
- 四、研究方法13-14
- 第一章 村委会选举:价值民主与程序民主的理论性统一14-20
- 一、村委会选举的基本涵义14-16
- (一) 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14
- (二) 村民委员会的重要职能14-15
- (三) 村委会选举的基本含义及特征15-16
- 二、村委会选举的民主性分析16-20
- (一) 村委会选举的民主价值诉求16-17
- (二) 村委会选举的民主程序保障17-20
- 第二章 贿选:村委会选举私益取向与民主诉求的实践性背离20-30
- 一、贿选的概念界定20-22
- (一) 中国现有法律体系中对贿选的界定20-21
- (二) 理论界对贿选的界定21-22
- 二、贿选的特征22-25
- (一) 贿选手段多样化23
- (二) 贿选行为组织化23-24
- (三) 贿选投入扩大化24
- (四) 贿选趋势蔓延化24-25
- 三、贿选对村委会选举民主诉求的背离25-30
- (一) 破坏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5-26
- (二) 阻碍农村优秀人才的选拔26
- (三) 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26-27
- (四) 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27-30
- 第三章 利益、制度、文化:村委会选举中贿选问题的三维度究因30-42
- 一、选举主体的利益驱动30-34
- (一) 候选人参选的利益动机30-33
- (二) 村民投票的利益动机33-34
- 二、选举过程的制度缺位34-38
- (一) 选举程序不规范34-36
- (二) 监督机制不健全36
- (三) 相关法律不完善36-38
- 三、选举地域的文化制约38-42
- (一) 官本位思想的制约38-39
- (二) 从众心理的制约39
- (三) 民主法治意识淡漠39-40
- (四) 农村能人的政治追求40-42
- 第四章 立法、监督、教育:村委会选举中遏制贿选的路径选择42-52
- 一、完善村委会选举相关立法42-45
- (一) 制定统一的村民委员会选举法42
- (二) 细化对于贿选行为的规定42-44
- (三) 加大对贿选行为的惩罚力度44
- (四) 开辟诉讼救济渠道,建立健全诉讼救济体系44-45
- 二、加强村委会选举有效监督45-47
- (一) 努力提升政府监督效能45-46
- (二) 充分发挥民众社会监督效能46-47
- 三、强化农村地区民主法治教育47-52
- (一) 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养,推动民主意识的全面覆盖48-49
- (二) 切实加强农村法治教育,有效提升村民社会责任感49-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锦春;对村委会实行“海选”的思考[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12期
2 姚皇辉,林厚裕;福建规范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J];民政论坛;2000年01期
3 山东省社科院、山东省民政厅联合调查组;当今农民的民主选举心态描述——山东省村委会换届选举情况问卷调查述评[J];民政论坛;2000年02期
4 贺雪峰;论村级权力结构的模化——兼论与村委会选举之间的互动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2期
5 王晓旭;对有关村委会选举的一百封上访信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01期
6 肖唐镖,邱新有;选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心态与行为——对40个村委会选举情况的综合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05期
7 董磊明,萧唐镖;选举中各环节的漏洞与对策——江西省第四届村委会选举的规则与程序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09期
8 颜廷阁,张海峡;村委会“直选”七议[J];党建与人才;2001年02期
9 肖唐镖,唐晓腾;基层政府在村委会选举中的角色——对江西省40个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综合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10 甘棠;《吉林省村委会选举办法》评析[J];中国民政;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苏芮;;准政府组织功能定位与延伸研究——村委会功能定位与延伸研究[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孙苏芮;;准政府组织功能定位与延伸研究——村委会功能定位与延伸研究[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石佑启;张显伟;;村民自治: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村委会选举中选民资格纠纷解决机制探索[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明;牛忠江;;村民自治的法律困境与路径选择——以村委会民主选举为切入点[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莉;;性别平等视野下的女村委专职专选——以浙江C镇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为个案[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祝伟华;;村委会选举中私营企业主的行动策略研究——以浙江三村为例[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国珍;;少数民族地区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行为分析——湖北长阳龙舟坪镇7村庄的调查[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董江爱;;论村委会选举中农民的政治热衷[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戴利朝;;村委会选举中的农民冷漠及其缘由——高坪村选举的跟踪调查与思考[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闫景铂;;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太军 华涛;理顺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N];中国改革报;2000年
2 吴仁寿;村委会选举仍需规范完善[N];东方城乡报;2007年
3 韩雪;完善立法,清除村委会选举中的“黑幕”[N];检察日报;2007年
4 记者 陈红梅;村委会选举首次对外国人开放[N];北京日报;2010年
5 青年学者 李继宏;当前村委会选举中的若干问题[N];东方早报;2011年
6 记者 陈丽平;民政部正着手修订村委会选举规程[N];法制日报;2011年
7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工商局 王寿和;如何证明村委会设立企业的主体资格[N];中国工商报;2011年
8 记者 李海涛;我国98%以上村委会直选[N];农民日报;2013年
9 记者 刘文韬 通讯员 向健生 路险峰;保障村民自治规范村委会选举[N];湖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孟鸣;把好村委会选举三关 推进三项制度改革[N];芜湖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丽琴;村委会职能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董红;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秦海燕;资源约束、利益网络与“老板”村干部[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伟平;村委会选举中贿选的法律规制[D];厦门大学;2008年
2 陈珍;我国村委会选举制度完善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周武;村委会选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张志军;村委会选举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淑云;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学迎;村委会选举中国家的角色、成本和收益[D];山东大学;2005年
7 苑丰;村委会职能及其转换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祝伟华;村委会选举中私营企业主的竞选行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倪敏芳;试论村委会选举的竞争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苏亚亚;村委会选举影响因素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当前中国村委会选举中贿选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2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