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八三”严打浅析

发布时间:2017-09-12 07:10

  本文关键词:“八三”严打浅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共中央 严打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摘要】:“严打”即“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简称。1983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要求在三年内组织三个战役,按照“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精神严厉打击社会治安领域犯罪活动。“严打”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一领导下,由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牵头,组织各级公、检、法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的一场全国性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严打”是邓小平亲自提出的,是继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后,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的又一次大的行动,是公安战线坚决贯彻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一次重要体现,,对我们今天仍具有深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八三年“严打”,我国的刑事案件数量减少、发案数下降,群众安全感增强,社会治安形势得到扭转;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进一步加强了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锻炼了政法干警队伍,提高了素质;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对刑事司法政策的分析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材料。 本研究通过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一个方面是严打的背景,主要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治安的角度对八三年“严打”背景进行了分析论述。我国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于破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产生,并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样的社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犯罪现象的产生无法避免。改革开放后在新的变革时期,各类严重的犯罪活动不断增加,这是坚定“严打”方针的大的社会背景。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地区间经济发展程度不平衡以及国有企业面临严重困难,构成了“严打”的经济背景。政治背景方面,由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以及社会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受宗教信仰、民族分裂主义的影响,民主法治建设滞后、社会运转机制尚未健全,导致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事件增多,严重影响了政治稳定的大局。文化背景,主要是指价值观念的更新与社会思潮、封建残留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以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治安背景方面,全国刑事案件发案数不断增加,重大恶性刑事案件的案发率也明显上升。根据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的状况,彭真、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的“严打”思想、理论,推动了八三年“严打”政策的产生。 第二方面主要研究了“严打”的三大战役以及特征。“严打”从1983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每年一次战役,历时三年。在“严打”三个战役中,“全国共逮捕一百七十七万二千人,判处一百七十四万七千人,送劳动教养三十二万一千人,缴获了各种枪支三万多支,子弹二百多万发,全国共查获各种犯罪团伙十九万七千个,查处团伙成员八十七万六千人。”[1]沉重地打击了一大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破坏四化建设的犯罪分子,有效地遏制了刑事案件大幅度上升的势头,刑事案件发案总数比“严打”前,明显下降。笔者通过分析归纳出“严打”具有政治性、运动性、法律性以及时效性等鲜明的特征。 第三方面,笔者对“严打”进行了简要分析。三年的“严打”斗争,取得了积极的实践意义即:严厉打击严重的刑事犯罪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需要,也是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不可缺少的条件;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就要正确开展防“左”、防“右”两条战线的斗争,切忌片面性;“严打”战役是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的。“严打”的理论意义在于:阶级斗争确实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我们同严重刑事犯罪和敌对势力的斗争实质上就是新的历史时期特殊形式阶级斗争的突出表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的职能作用。最后,笔者对于“严打”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分析:一是“严打”的主要目标缺乏合理性;二是有些“严打”行动没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三是贯彻“严打”政策和相关形势政策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四是“重打击、轻防范”现象比较严重。
【关键词】:中共中央 严打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2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3
  • 一、 严打的的背景13-20
  • (一) “严打”的社会背景13-14
  • (二) “严打”的经济背景14-15
  • (三) “严打”的政治背景15-17
  • (四) “严打”文化背景17-18
  • (五) “严打”的社会治安背景18-20
  • 二、 “严打”的战役及特征分析20-35
  • (一) “严打”三大战役20-32
  • (二) “严打”的特征32-35
  • 三、 “严打”评析35-41
  • (一)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实践与理论意义35-38
  • (二) 经验教训38-41
  • 1. “严打”的主要目标缺乏合理性38
  • 2. 有些“严打”行动没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38-39
  • 3. 贯彻“严打”政策和相关形势政策缺乏系统性、协调性39
  • 4. “重打击、轻防范”现象比较严重39-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45-48
  • 后记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伟,谢锡美;犯罪化原则与我国的“严打”政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张永红;刑法的刑事政策化论纲[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法学杂志;2006年02期

4 程应需;;人权保护与我国刑事政策的价值选择[J];法学评论;2006年02期

5 储槐植;再说刑事一体化[J];法学;2004年03期

6 杨春洗,余诤;论刑事政策视野中的“严打”[J];人民检察;2001年12期

7 齐文远,周详;“严打”方针的刑法学思考[J];法学论坛;2002年05期

8 李希慧,杜国强;我国现行刑事政策反思及完善——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切入点[J];法学论坛;2003年04期

9 张 旭;“严打”: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6期

10 严励;“严打”刑事政策的理性审读[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835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835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f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