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
本文关键词: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此同时,社会思想也呈现出较高的复杂性,部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而我国始终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创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南通职业大学;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和谐社会理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我国全社会的广泛认可。而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提升学生对和谐社会理念的理解程度,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必须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将其同和谐社会理念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也成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成洪波;;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契合性、意义及其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2 杨立志;;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体系及其构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敖祖辉;刘淑梅;;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实现途径研究[J];学理论;2010年2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阚言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建设[J];现代交际;2016年22期
2 田艳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J];高教学刊;2016年21期
3 浦育培;;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J];新校园(阅读);2016年05期
4 康安娜;;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6年08期
5 陈慧枫;;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2016年04期
6 王艳华;;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科技展望;2016年05期
7 梁秀文;夏从亚;;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性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02期
8 曹应梅;;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法制与社会;2016年03期
9 何艳红;;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契合性、意义及其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03期
10 李小林;;如何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耀灿;曹清燕;;建国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17期
2 徐永祥;;建构式社会工作与灾后社会重建:核心理念与服务模式——基于上海社工服务团赴川援助的实践经验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王景云;;大学和谐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3期
4 陶西平;;教育应成为和谐社会的支柱[J];上海教育;2007年Z1期
5 吕绳振;朱立军;;以人为本 创新机制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7期
6 邱柏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年11期
7 董小麟;论全方位建设高校校园文化[J];高教探索;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开明;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岳德常;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党东耀;重视应急宣传 建设和谐社会[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4期
4 张萍;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环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敖方言,廖和平;浅析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年03期
6 廖志鹏;和谐社会的伦理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周新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不断出现的矛盾[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唐政秋;困难群体权益保障与和谐社会构建[J];湖湘论坛;2005年04期
9 严月萍;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与正确处理阶层矛盾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10 王保学;继承优良道德传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J];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凤奎;张志宇;;通向和谐社会之路——打造责任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姜继为;;构建和谐社会急需政府十大规制能力[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贵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井方;;浅析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权东先;;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初探[A];第25届中西南学会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克梁;;公民意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郁;汪鹏;汪超;;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高国希;;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刘英;;公园与和谐社会[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王豫t1;;强化构建意识 共建和谐社会[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五届(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冬梅;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曹健华;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海龙;传统“和”文化与和谐社会[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阮文泰;中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理论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齐宝江;政治公平与和谐社会[D];吉林大学;2008年
7 庞超;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君亮;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技术支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秦洪源;黄帝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正宇;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建华;基于质、量、度视角的河北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迪;对马克思“自由王国”之解读[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4 高萍萍;和谐社会背景下成人弱势群体教育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5 郭蓉;马克思主义社会关系理论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6 赵正平;民族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7 张慧;邓小平平等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D];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
8 张倩;和谐社会视野下城市空巢家庭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9 曾可珂;和谐社会视野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郝博;论社会科学研究在实践中的意义[D];山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90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89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