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史上有关法治建设的四次重要会议
本文关键词:党的历史上有关法治建设的四次重要会议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工作人员 三大改造 人民民主 法治道路 普法教育 法制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 图片说明 党的领导 精神文明建设
【摘要】:正建国以来,党中央召开的一些会议曾多次提到法治建设问题,其中有四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第一次是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由于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生产资料所有制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而必须加强人民民主法制,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秩序,逐步地、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二是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三大改造;人民民主;法治道路;普法教育;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图片说明;党的领导;精神文明建设;
【分类号】:D232;D920.0
【正文快照】: 建国以来,党中央召开的一些会议曾多次提到法治建设问题,其中有四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第一次是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由于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生产资料所有制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长旺;论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刘晓冬;论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彭浩;关于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辨析[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4 董科亮,叶良芳;国家工作人员概念之再诠释[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毛江波,李英;贵阳市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对策[J];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03期
6 邓万飞;论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李晓明;我国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再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赖彩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接受股份行为的定性[J];人民检察;2003年05期
9 刘莹;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的特点[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赵家铸;预防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思路[J];检察实践;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长柱;王春艳;庞玮;;国家工作人员商业贿赂犯罪现状与防范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李良广;;公职犯罪主体研究——以《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为视角[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3 李伟迪;刘正凡;;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故意的推定[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4 王占洲;;针对刑法第388条的几点修改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5 杜雄柏;;论“入世”后的职务犯罪防治[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6 马贤昌;吴良勇;;我县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杜雄柏;;试说渎职犯罪之“间接性危害”[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8 韩武卫;;试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穆昌亮;;浅析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袁向民;张萍;;对收受型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理性分析[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杭州市检察院 郑月明;如何理解斡旋受贿中的“便利条件”[N];检察日报;2007年
2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N];人民日报;2008年
3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 张磊邋程乐;非正式职工也可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N];检察日报;2008年
4 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检察院 胡建勤;国家工作人员与家属共同受贿若干问题的思考[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5 ;大庆市人民政府任免国家工作人员[N];大庆日报;2009年
6 湖北省天门市人民检察院 杨军;企业改制后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如何认定[N];检察日报;2010年
7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年
8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年
9 张政斌 山西·长治市;再谈制定《国家工作人员反作为行为处罚法》的必要性[N];人民代表报;2003年
10 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法学博士 熊选国 立案庭审判员、法学博士 苗有水;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共同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N];人民法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庆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探究[D];北京大学;2001年
2 钱晶晶;新型受贿罪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穆妍;受贿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莹;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曾国祥;公司、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郑蔚;国有控股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D];湘潭大学;2012年
4 陈新军;论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时斌;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陈立兵;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类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7 易明刚;论我国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D];河南大学;2003年
8 张铭谦;股份制公司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D];南昌大学;2011年
9 成愈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一凡;国家工作人员离职后受财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21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921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