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04:33
本文关键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研究
【摘要】: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社会价值再分配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是政府运用其权威性来实现对社会的一种管理活动。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重要一环,其效果直接影响到政策目标的实现。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度已成为衡量一个政府能力强弱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政府公信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民主和法制的完善等各个方面。为此,加强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是非常必要而且紧迫。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国政府在制定一系列促进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的同时,一直非常重视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建设,切实加强对政府执行力的监督力度。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作为中央和地方公共政策执行者的地方政府,在具体实施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呈现出了诸多问题,各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差异也导致了同一个公共政策在不同的地方截然不同。而公共政策执行效果的好坏离不开有效的监督,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构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体系,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确保各项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本文从阐述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的内涵入手,分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成功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的对策,即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主体、制度、环境和评估四个方面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加以完善,以提升我国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
【关键词】:地方政府 公共政策执行 监督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导论9-15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选题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1-13
- 1.2.1 国外研究状况11
- 1.2.2 国内研究状况11-12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12-13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3
- 1.3.1 研究思路13
- 1.3.2 研究方法13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13-15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13-14
- 1.4.2 研究的创新点14-15
- 第2章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15-20
- 2.1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的基本概念15-17
- 2.1.1 地方政府的内涵15
- 2.1.2 公共政策执行的内涵15-16
- 2.1.3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的内涵16-17
- 2.2 健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必要性17-18
- 2.2.1 地方政府的双重性要求加强监督17
- 2.2.2 执行主体的局限性需要有效监督17-18
- 2.3 完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的现实意义18-20
- 2.3.1 有效保障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正常运行18
- 2.3.2 及时调控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目标方向18-19
- 2.3.3 全面反馈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信息19-20
-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20-25
- 3.1 监督主体意识薄弱20-21
- 3.2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21-22
- 3.3 监督渠道尚不畅通22-23
- 3.4 评估体系尚不健全23-25
- 第4章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的基本经验25-30
- 4.1 西方关于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思想渊源25-26
- 4.1.1 主权在民25-26
- 4.1.2 三权分立26
- 4.2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的经验26-30
- 4.2.1 合理的分权制衡模式26-27
- 4.2.2 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27-28
- 4.2.3 完备的监督法律制度28
- 4.2.4 健全的政策评估体系28-30
- 第5章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的对策30-43
- 5.1 大力加强监督主体建设,发挥监督主体作用30-33
- 5.1.1 发挥媒体监督作用30-31
- 5.1.2 提高公众监督意识31-32
- 5.1.3 整合监督主体力量32-33
- 5.2 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推进法制监督进程33-38
- 5.2.1 推进监督立法进程33-34
- 5.2.2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34-35
- 5.2.3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35-37
- 5.2.4 健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37-38
- 5.3 不断拓宽外部监督渠道,营造良好监督环境38-39
- 5.3.1 加强公共政策文化建设38
- 5.3.2 创造宽松的舆论环境38-39
- 5.3.3 拓宽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39
- 5.4 建立健全政策评估体系,提高政策评估水平39-43
- 5.4.1 明确建立政策评估体系的目标40
- 5.4.2 提高政策评估的专业性与公正性40-41
- 5.4.3 实现政策评估工作的制度化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英;;西方行政监督体制的特点及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宁国良;论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林崇钧;我国行政监督中的问题探析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8期
4 郑宗仁,王子猷;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缺失及其改革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5 邓丽君;落实新闻舆论对公共行政的监督[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陈国权;西方政治监督理论的发展逻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朱志强;姚璐;;论我国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的完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丁煌;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阻滞及其防治对策的制度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2年01期
9 宁国良;论公共政策执行机制问题[J];求索;2004年06期
10 陈奇星;试论加强和完善行政监督机制[J];社会科学;1999年11期
本文编号:927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927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