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话语权保障问题的对策探究
本文关键词:公民话语权保障问题的对策探究
【摘要】:在我国现代社会民主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公民权利的保障逐渐完善,公民的公民精神开始苏醒,此时的公民话语权问题开始进入公共视野,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如何使弱势群体和社会影响力较低的群体表达出想法和要求,如何让社会听到更多的声音,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完善公民权利保护所要求的,也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所必须的。本文从对话语权产生的理论基础出发,阐述了话语权问题的属性和重要性,在学习国外经验和结合我国现实基础后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应对机制。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公民 话语权 民主
【分类号】:D621.5;D921
【正文快照】: 随着国家法治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公民对自身权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维权意识加强的同时,也开始对更多领域的权利提出要求,话语权逐渐进入公共视野,而因为一些阻碍公民表达的因素的存在和发展,使得如何实现公民的表达权利,如何畅通公民表达的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萍;;试论我国言论自由宪法保护的完善[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4期
2 兰华;我国公民社会发展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治理理论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振江;;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4期
2 贾耀;;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年04期
3 高阳;;浅谈当前我国微博发展的法律环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张平;杨建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民社会研究述评[J];理论与改革;2006年04期
5 张玉领;;公民社会理念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蔡俊;陈亚东;;从学雷锋活动看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鲍蕾;;论公民社会的主体自治[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车环平;;浅析中国公民社会培育与政府责任[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9 罗忠桓;;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湖南样本”:经验与启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沈幸;;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路径研究述评[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忠桓;;服务型政府法治化建设路径的实证研究——以“湖南样本”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鲲鹏;公民参与乡镇治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晓溪;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潘信林;毛泽东政府管理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4 罗光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傅耕石;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国语境下的审视[D];吉林大学;2007年
6 梁敏燕;社会中介组织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赵敬丹;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第三部门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黄晓东;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马力;主导与共存[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郑晓燕;论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洪;我国网络公共领域规制的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婧雯;和谐社会下我国政府信用建设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明玖;公民社会在民主政治推进中的双重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冯新光;服务型政府的实践错位及其矫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传玉;从管治到服务:乡村关系的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婧;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与提升问题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7 姚晖宇;非政府组织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忻丽丽;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党思思;中国公民社会培育与政府责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曲丽涛;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熙瑞;加入WTO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张紧跟;;组织间网络理论:公共行政学的新视野[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王华;;治理中的伙伴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4 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5 张旭光;民主制行政理论探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3期
6 戴长征;中国政府的治理理论与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林章,许红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特征论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潘晓珍;现代民主良性运行的三种维度[J];江海学刊;2002年05期
3 翟峰;;“民主恳谈”有利于增强“非官员代表”平等话语权[J];人民之声;2010年Z1期
4 余逊达;;杭州的民主工作制[J];杭州(我们);2010年11期
5 栾绍兴;孔凡河;;社会资本是制度成功的关键——解读普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J];青年思想家;2003年05期
6 李永刚;;多元利益诉求下的信任危机——西方“代表制”的现实困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孙松滨;;公正民主的和谐——社会和谐条件十二之五[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5期
8 孙椺;;中西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比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张旭;;政治民主与制度改革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年04期
10 董雪楠;;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廷华;;“中国式民主”要有自己的民主话语权——关于民主话语权问题的几点思考[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张聪;;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看中国话语权的提升[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郝明;;政府转型条件下公民话语权实现的探讨[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万丽萍;;关于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的几点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坚持和发展[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6 周峰;陈静;;民主、法治、责任:公共行政的价值操守[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余世喜;;构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关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夏海斌;;外交功能的经济化——中国“外交资源”的经济效应[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9 江慧;;以国家身份的视角定位中国的“国家责任”[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10 陈勤;;重视维护老年人的尊严促进社会和谐[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0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善;人民话语权的历史进步[N];联合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施晔;把话语权交给老百姓[N];南通日报;2009年
3 孙立忠;从摩的司机论战人大研究生看阶层话语权的平衡[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4 周士君;代表委员珍惜话语权显参政议政本色[N];经理日报;2008年
5 记者 宋延涛 通讯员 方志勇 王新;“群众最有话语权”[N];德州日报;2010年
6 任嘉波;谨防西方追究“中国责任”[N];国防时报;2011年
7 毕诗成;从“抵制家乐福”之争看公民话语权[N];工人日报;2008年
8 周庆安;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新命题[N];经济视点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赵永新;知识分子舞台越来越广阔[N];人民日报;2008年
10 刘毅;尊重代表委员的话语权[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茗;从美国“民主”到法国“革命”[D];复旦大学;2005年
2 许先国;论当前黑恶势力对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影响及对策[D];武汉大学;2004年
3 沈国麟;控制沟通[D];复旦大学;2006年
4 周俊;全球公民社会与国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张亚勇;党的领导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李永乐;构建超越种族与区域的政治共同体[D];复旦大学;2007年
7 邹佰峰;论社会主义与自由[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8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唐纲;中等强国参与全球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善庆;社会舆论与科举革废[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董磊;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发展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玉;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4 贺Z
本文编号:931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931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