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建瓯城市文化景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3 16:41
  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形象特征的具体体现,是城市在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由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进行的各种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建瓯是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具有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且历代以来人才辈出,具有独特的风俗和多元的文化。然而建瓯当前文化景观建设薄弱、文化景观资源利用率低甚至被破坏、城市文化形象缺失,急需进行“城市双修”,尤其需要进行文化修复。在修复的过程中,如何对城市文化景观进行保护和建设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对建瓯城市文化景观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归纳出建瓯代表性的文化景观类型,并提炼出最具建瓯特色的文化景观特征,对于促进建瓯的文化景观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本研究首先对相关概念做出了界定,并阐述了城市文化景观的产生和演变、内涵、分类和特征。其次从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并归纳了建瓯城市文化景观在发展历程中的几个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特征和要素将其分为街巷文化、城门文化、寺庙建筑文化、名人文化、建茶文化、尚学文化、挑幡文化等7种类型,并分别阐述了各类型的特征和意义。然后对建瓯城市文化景观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价值评价,得出7种文化景观...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建瓯城市文化景观研究


图1-1古民居缺乏保护意识(作者自摄)

城市风貌,不协调,建瓯,作者


珍贵的历史、文化、经济等价值。然而建瓯城区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如:城市肌??理逐渐消失、城市风貌混杂不协调、城市文化特征不鲜明、历史遗迹保护不力、??文化资源利用率低、公共空间十分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等(见图1-1?一图1-6)。??面临如此复杂而严峻的现状,对建瓯进行“城市双修”势在必行。而对于建瓯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修复显然是重中之重,因此,对建瓯文化景观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研宄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建瓯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的系统研宄分析,梳理建瓯的历史文脉,??并深入的发掘建瓯独特的文化内涵,总结归纳出建瓯城市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使人们明确建瓯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文脉,全面深入的了解建瓯的文化景观。??通过分析建瓯城市文化景观的结构和元素,提炼出建瓯独有的文化景观特征,进??而树立建瓯独具个性的城市景观形象,提升建瓯的城市文化品位,并可为以后建??瓯的景观保护、规划建设和深度开发等提供一定的基础和参考。??IkP8??图1-1古民居缺乏保护意识(作者自摄)?图1-2城市风貌不协调(作者自摄)??Figl-1?Lack?of?a

文化景观,作者,资源


??图1-3城市肌理被破坏(作者自摄)?图1-4城市文化特征不鲜明(作者自摄)??Figl-3?Urban?texture?destroyed?Fig?1-4?Urban?cultural?characteristics?not?distinct??_關??、尋?HoBI??图1-5文化景观资源未利用(作者自摄)?图1-6公共空间缺乏(作者自摄)??Fig?1-5?Culture?Resources?not?utilized?Fig?1-6?Lack?of?public?space??1.2立题意义??城市文化景观随着城市的出现而诞生,城市中的人类活动逐渐形成了城市文??化景观的风格,并随着城市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传递并体现着城市的独??特文化。不同的城市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各城市的文化景观也因此而具有独??特性,因为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意义和景观特征。可??以说,城市的文化景观就是城市历史与现实的综合写照。??城市文化景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它默默的传承着人类的文化,无声的述说??着城市沧桑的历史,更精彩的体现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生活习??性、宗教信仰、风俗风貌、兴趣爱好、理想信念、审美追求等的变迁。城市景观??的更迭是城市在历史进程中无可避免的过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双修”和“文化修复”的城市公共空间思考——以桂林市东巷为例[J]. 关业培,刘丽荣,周立勤,谭浩.  中外建筑. 2018(02)
[2]新疆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类型研究[J]. 张杨,严国泰.  中国园林. 2017(09)
[3]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策略——以天津市李七庄街为例[J]. 杜立柱,杨韫萍,刘喆,刘珺.  规划师. 2017(03)
[4]苏南古村落民俗文化景观传承策略研究[J]. 王军围,唐晓岚.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10)
[5]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下的街区可持续整体保护方法探索——以拉萨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J]. 杨涛.  现代城市研究. 2014(06)
[6]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民俗体育的特征与价值——以建瓯挑幡项目为例[J]. 孙荣艾,江磊,杨宝雷.  体育科学研究. 2012(04)
[7]关于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J]. 任致远.  城市发展研究. 2012(05)
[8]探索前行中的文化景观[J]. 韩锋.  中国园林. 2012(05)
[9]文化景观之热点议题[J]. 莫妮卡·卢思戈,韩锋,李辰.  中国园林. 2012(05)
[10]历史文化资源评估的总体思路与案例借鉴[J]. 吴晓,陈薇,王承慧,童本勤,刘正平.  城市规划. 2012(02)

博士论文
[1]基于CIS理论的城市景观形象特色营造研究[D]. 李光耀.南京林业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重庆城市文化景观的形象塑造研究[D]. 张祯宇.西南大学 2015
[2]城镇化背景下西南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演进与保护研究[D]. 邢西玲.重庆大学 2014
[3]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传承保护研究[D]. 郭栋桦.河北农业大学 2013
[4]沈阳铁西工业区城市文化景观的传承与再设计[D]. 吴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99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299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f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