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重庆山地传统聚落的空间解析 ——以龚滩古镇和龙塘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4 19:28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周边围绕着秦岭、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及青藏高原,西部紧邻四川盆地,地形地貌复杂,低山、丘陵遍布全市,因此被称为“山城”。重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大量的传统聚落,并有为数不少的传统聚落留存至今,作为一个多文化、多民族混合的城市,重庆的传统聚落蕴含了独特的人文魅力。重庆山地传统聚落的生成及发展蕴含了先人无数的智慧和精巧技艺,通过对传统聚落的空间解析,深度剖析传统聚落的影响因子、形态结构、空间要素等,解构聚落空间,总结聚落空间在保护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传统聚落的保护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本文是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山地传统聚落统筹规划与保护关键技术与示范(2013BAJ11B04)的背景下完成。作者对项目示范点以及其他传统聚落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走访拍摄以及求助于相关部门来搜集数据,并查阅大量文献了解相关研究区域的最新进展。结合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方法,对重庆龚滩古镇和龙塘村两种类型的山地传统聚落空间进行深入剖析。文章首先对重庆山地传统聚落的整体概况予以介绍,然后从山地古镇和传统村落两个视角出发,对应选取...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重庆山地传统聚落的空间解析 ——以龚滩古镇和龙塘村为例


重庆市高程图(1)、地质构造图(2)

分布图,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分布图


地传统聚落的地理分布6 年底,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公布六批,传统,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达到 528 个,其中分布范围覆盖了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18 个,具体分布情如图 2.3。

要素关系,聚落,来源,图片


聚落要素关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渝东南土家族山地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特征探析[J]. 冯维波.  华中建筑. 2014(01)
[2]试论重庆历史上人口迁徙的阶段性特点[J]. 李禹阶.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及对策[J]. 曹昌智.  中国名城. 2011(03)
[4]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典型模式及其对山区古村落保护的启示[J]. 刘沛林,刘春腊.  经济地理. 2010(12)
[5]中山古镇山地民居建筑特色[J]. 全利.  文艺争鸣. 2010(12)
[6]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J]. 欧文·劳斯,潘艳,陈洪波.  南方文物. 2007(03)
[7]江南水乡古镇“灰空间”解析[J]. 周浩明,冯道刚.  装饰. 2007(01)
[8]中西方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原则的比较研究[J]. 彭秀涛.  南方建筑. 2006(06)
[9]城市居住空间解析[J]. 程启明,王德华.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0(02)
[10]中国民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陆元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1)

博士论文
[1]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聚落与住居空间解析[D]. 郦大方.北京林业大学 2013
[2]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刘沛林.北京大学 2011
[3]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 王飒.天津大学 2012
[4]云南民族聚落空间解析[D]. 王莉莉.武汉大学 2010
[5]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 林志森.天津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唐瑜.云南大学 2015
[2]适应黄土高原山地环境的传统聚落与民居形态特征分析[D]. 郭潇.太原理工大学 2015
[3]城市特色空间解析[D]. 张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4
[4]湖南通道县侗族乡土聚落景观空间解析[D]. 杨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5]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解析与当代实践[D]. 姜云娇.浙江大学 2013
[6]云南丽江大研古城的空间解析与研究[D]. 明春.四川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01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01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b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