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川政区建置沿革及管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5 11:12
中国古代的政区建置与管理存在核心区、过渡区和边疆区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中央对中原核心政区基本采取正规统治方式,对周边边疆政区大多采取羁縻统治方式,对过渡政区则通常采取正规统治和羁縻统治相结合的统治管理方式。建置沿革是基础,管理模式是升华,从时间、空间、上下三个维度来考察过渡政区的建置及管理,有助于研究中国古代政区整体的建置与管理模式。四川政区地处王朝西南腹地,位于中原核心政区向西南边疆政区的过渡地带,特殊的自然地理形势与人文社会环境导致其政区的建置沿革及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四川政区是明朝地方政区统治和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明朝将全国政区划分为民政系统和军政系统两大系统,实行以民政系统为主、军政系统为辅的政区统治和管理模式。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和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其下属政区是明朝四川政区的民政系统,是管理四川政区和疆土的主要权力机关和管理机构。成都都卫、四川都指挥使司和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及其下属政区是明朝四川政区的军政系统,是管理四川政区和疆土的辅助权力机关和管理机构。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和升华。第一章探讨明朝四川政区民政系统的建置沿革...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明朝四川地区军民政区的研究
(二)、关于明朝地方军民政区全局性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朝四川政区民政系统的建置沿革及特点
第一节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的建置沿革
第二节 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的建置沿革
一、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洪武九年六月到洪武三十一年)的建置沿革
二、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永乐元年到崇祯十七年)的建置沿革
第三节 明朝四川政区民政系统建置沿革的特点
一、化外为内——政区建置沿革的分期及特点
二、犬牙交错——省际政区之间的疆土调整
三、化繁为简——省内政区层级的升降与疆土调整
四、土流结合——灵活互赢的政区管理模式
第二章 明朝四川政区军政系统的建置沿革及特点
第一节 成都都卫的建置沿革
第二节 四川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七年九月之前)的建置沿革
第三节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四川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七年九月之后)的建置沿革
第四节 明朝四川政区军政系统建置沿革的特点
一、军事镇守——政区建置沿革的分期及特点
二、犬牙交错——省际政区之间、省内军民系统之间的调整
三、政区制衡——特殊的人文环境与自然形势导致的特殊关系
第三章 明朝四川政区的管理模式及思考
第一节 明朝地方政区及职官的设置模式
一、行省、都卫时期的政区及职官设置
二、布政使司、都司时期的政区及职官设置
第二节 明朝四川政区及最高职官的设置
一、四川政区民政系统、军政系统的设置
二、四川政区巡视监察系统的设置——道
三、四川政区最高职官的变迁
第三节 明朝四川政区的管理模式及思考
一、军民分立模式:民政管理为主、军政管理为辅
二、土流结合模式:前期土流并行、后期改土归流
三、巡视监察模式:政区分道监察、总督巡抚权重
四、政区制衡模式:省内三司分权、省际犬牙交错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362008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明朝四川地区军民政区的研究
(二)、关于明朝地方军民政区全局性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朝四川政区民政系统的建置沿革及特点
第一节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的建置沿革
第二节 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的建置沿革
一、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洪武九年六月到洪武三十一年)的建置沿革
二、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永乐元年到崇祯十七年)的建置沿革
第三节 明朝四川政区民政系统建置沿革的特点
一、化外为内——政区建置沿革的分期及特点
二、犬牙交错——省际政区之间的疆土调整
三、化繁为简——省内政区层级的升降与疆土调整
四、土流结合——灵活互赢的政区管理模式
第二章 明朝四川政区军政系统的建置沿革及特点
第一节 成都都卫的建置沿革
第二节 四川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七年九月之前)的建置沿革
第三节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四川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七年九月之后)的建置沿革
第四节 明朝四川政区军政系统建置沿革的特点
一、军事镇守——政区建置沿革的分期及特点
二、犬牙交错——省际政区之间、省内军民系统之间的调整
三、政区制衡——特殊的人文环境与自然形势导致的特殊关系
第三章 明朝四川政区的管理模式及思考
第一节 明朝地方政区及职官的设置模式
一、行省、都卫时期的政区及职官设置
二、布政使司、都司时期的政区及职官设置
第二节 明朝四川政区及最高职官的设置
一、四川政区民政系统、军政系统的设置
二、四川政区巡视监察系统的设置——道
三、四川政区最高职官的变迁
第三节 明朝四川政区的管理模式及思考
一、军民分立模式:民政管理为主、军政管理为辅
二、土流结合模式:前期土流并行、后期改土归流
三、巡视监察模式:政区分道监察、总督巡抚权重
四、政区制衡模式:省内三司分权、省际犬牙交错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362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6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