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

发布时间:2021-09-03 20:16
  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著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台湾社会认同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建构[J]. 尹茂祥.  台湾研究. 2017(05)
[2]台湾少数民族的农耕祭祀仪式及其文化意涵[J]. 张伟豪.  世界宗教文化. 2017(05)
[3]上海和马赛之间——晚清外交官体验的“法邮”远洋轮船[J]. 马军.  近代中国. 2015(00)
[4]17至19世纪台湾西拉雅拉丁文字的创制和演变[J]. 戴忠沛.  世界民族. 2014(06)
[5]“福摩萨情结”与台湾形象建构——《中国丛报》台湾论述解析[J]. 吴义雄.  近代史研究. 2014(04)
[6]西方人看台湾少数民族出草习俗[J]. 杜慧英.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S1)
[7]近代西方人眼中的台湾原住民传统信仰[J]. 杜慧英,吴巍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8]台湾原住民的类别与族称述论[J]. 周典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9]西方列强对外扩张和竞争中的埃及和埃及学[J]. 金寿福.  古代文明. 2010(02)
[10]试论台湾基督教的发展与特点[J]. 何绵山.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5)

博士论文
[1]真实与扭曲[D]. 吴巍巍.福建师范大学 2009
[2]他山之石:明恩溥的中国观研究[D]. 翁伟志.福建师范大学 2007
[3]美国早期传教士中国观和中国学研究[D]. 马少甫.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西方人“塑造”的广州景观(1517-1840)[D]. 倪文君.复旦大学 2007
[5]晚清绅士与政治整合研究:以知识权力化整合模式为路径[D]. 郭剑鸣.复旦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加拿大传教士马偕与近代台湾社会之研究[D]. 洪龙山.福建师范大学 2014
[2]近代西方人眼中的台湾社会[D]. 杜慧英.福建师范大学 2013
[3]十六至十八世纪欧洲人笔下的广州[D]. 吴青.暨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81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81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0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