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3 22:28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高中地理教师的很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高师院系和高师教师不断探索、大胆改革,努力在发展中求索创新,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学地理教师。然而经过专业的高师培养,仍然有部分师范毕业生在地理教学工作初期会遇到诸多困难。由此可见,高师与高中在地理课程衔接方面依然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由于在地理学科内容当中自然地理是重要基础,该部分课程内容能否有效衔接是整个高师与高中地理课程有效衔接的关键和基础,因此,本文重点从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衔接角度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初步探索。本文主要以就读于吉林省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和白城师范学院,经过教育类课程培训、具备一定地理教学能力,在吉林省及周边地区高中已经或正在经历教学实践活动的部分三、四年级的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以及在延边州不同高中任教的部分地理教师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高师与高中在自然地理课程内容方面的衔接现状特点,并从四大方面总结了存在的衔接问题及原因。具体内容如下:高师院系方面存在生源结构文理兼容,加大自然地理课程人才培养难度,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考核制度不完善,大班授课、辅...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髙中教师任教学校地理教师文、理科身份??但是目前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却是文、理科兼收
20.?83%的学生表示完全能满足,仅12.?50%的学生选择完全不能满足;延边州高中??教师的选择比较集中,多达76.?79%人员都认为绝大部分能够满足需要,其他观点??所占比例之和还不及30.?00%?(图3.3)。在教学方面高中教师比高师学生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这一问题上高中教师的答案更具有指向性,说服力也更高。??并且,在“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程度”的问题上,52.?50%的学生和??51.?79%的教师都认为内容上的衔接较好,赞同者己略超半数,此外还有30.?83%??学生和44.?64%的教师认为至少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上衔接程度还算一??般,仅5.?83%的学生和1.79%的教师认为二者衔接程度很差(图3.4)。以上信息??基本上可以说明:一方面,高师至少在自然地理这方面的课程目标和理论课程体??系设置是比较合理的,能够涵盖和满足高中教学所需?,另一方面,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内容上虽必然存在差异,但却具有较好的衔接性。因此,造成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衔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高师自然地理课程目标和理??论课程体系上的差异这两方面。??23??
jri丨3」丨7i??高师学生观点?商中教帅观点??图3.?3高师所学地理知识满足髙中教学所需情况??60-??50—?? ̄ ̄|?驪衔接程度IH常好??40-?0衔接程度较好??□衔接程度--般??§?:}\??丨?□術接料度很龙??比30??52.50?51.79??!|?44.64??30,3???5,83?LLZa^B?1.791??rtw亇斗:观点?岛中教帅观点??图3.4高师与髙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衔接情况??然而,当问及“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否胜任高中教师这一职务”时,??从高师学生自我评价和高中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对此做出的评价来看,绝大部分??人员都认为高师毕业生必须还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方能胜任,只是时间长短上??存在差别,仅有16.?67%的学生和12.?50%的教师认为高师学生毕业后就可以完全胜??任高中教师的工作(图3.5)。这充分说明:高师在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从业技能??方面存在问题,对学生技能方面培养的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依然不够完善。??而且从持有“完全无法胜任”观点的人员状况上来看,高师学生与高中教师??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师部门自然地理理论课程整合的研究[J]. 孙晓东. 考试周刊. 2013(A2)
[2]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选择初探[J]. 赵金庆. 中小学电教(下). 2011(04)
[3]中学新课程下高师地理教学改革探讨[J]. 吴育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02)
[4]高师人文地理教学改革探讨[J]. 袁天凤,李宏芸.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02)
[5]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教育改革的思考[J]. 安祥生,王玉明,曹志敏,马堃.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6]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建设对基础地理教育改革的响应研究[J]. 周旗.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12)
[7]中学地理新课程对高师地理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 张军海,魏立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6)
[8]高师“人文地理学”教学中的几个关联问题[J]. 田建文,赵旭阳.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06)
[9]新《地理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师地理教学改革[J]. 吴大明,查良松.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10]地理新课程与高师地理教学改革初探[J]. 范怀超,卿凤.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博士论文
[1]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研究[D]. 陈大路.华东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高师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 郭斐.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研究[D]. 孙攀.信阳师范学院 2014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 刘昱萱.广西师范大学 2014
[4]高中地理教材内容选择的发展变化研究[D]. 潘江林.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的国际比较[D]. 王孟初.华东师范大学 2010
[6]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材人文地理选择研究[D]. 汤标.华中师范大学 2009
[7]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研究[D]. 纪芳莲.上海师范大学 2009
[8]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文化的重建[D]. 裘建闽.江西师范大学 2008
[9]基于新课标的高师地理课程设置研究[D]. 张翠萍.曲阜师范大学 2008
[10]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D]. 胡伟.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4034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髙中教师任教学校地理教师文、理科身份??但是目前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却是文、理科兼收
20.?83%的学生表示完全能满足,仅12.?50%的学生选择完全不能满足;延边州高中??教师的选择比较集中,多达76.?79%人员都认为绝大部分能够满足需要,其他观点??所占比例之和还不及30.?00%?(图3.3)。在教学方面高中教师比高师学生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这一问题上高中教师的答案更具有指向性,说服力也更高。??并且,在“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程度”的问题上,52.?50%的学生和??51.?79%的教师都认为内容上的衔接较好,赞同者己略超半数,此外还有30.?83%??学生和44.?64%的教师认为至少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上衔接程度还算一??般,仅5.?83%的学生和1.79%的教师认为二者衔接程度很差(图3.4)。以上信息??基本上可以说明:一方面,高师至少在自然地理这方面的课程目标和理论课程体??系设置是比较合理的,能够涵盖和满足高中教学所需?,另一方面,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内容上虽必然存在差异,但却具有较好的衔接性。因此,造成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衔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高师自然地理课程目标和理??论课程体系上的差异这两方面。??23??
jri丨3」丨7i??高师学生观点?商中教帅观点??图3.?3高师所学地理知识满足髙中教学所需情况??60-??50—?? ̄ ̄|?驪衔接程度IH常好??40-?0衔接程度较好??□衔接程度--般??§?:}\??丨?□術接料度很龙??比30??52.50?51.79??!|?44.64??30,3???5,83?LLZa^B?1.791??rtw亇斗:观点?岛中教帅观点??图3.4高师与髙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衔接情况??然而,当问及“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否胜任高中教师这一职务”时,??从高师学生自我评价和高中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对此做出的评价来看,绝大部分??人员都认为高师毕业生必须还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方能胜任,只是时间长短上??存在差别,仅有16.?67%的学生和12.?50%的教师认为高师学生毕业后就可以完全胜??任高中教师的工作(图3.5)。这充分说明:高师在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从业技能??方面存在问题,对学生技能方面培养的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依然不够完善。??而且从持有“完全无法胜任”观点的人员状况上来看,高师学生与高中教师??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师部门自然地理理论课程整合的研究[J]. 孙晓东. 考试周刊. 2013(A2)
[2]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选择初探[J]. 赵金庆. 中小学电教(下). 2011(04)
[3]中学新课程下高师地理教学改革探讨[J]. 吴育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02)
[4]高师人文地理教学改革探讨[J]. 袁天凤,李宏芸.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02)
[5]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教育改革的思考[J]. 安祥生,王玉明,曹志敏,马堃.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6]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建设对基础地理教育改革的响应研究[J]. 周旗.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12)
[7]中学地理新课程对高师地理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 张军海,魏立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6)
[8]高师“人文地理学”教学中的几个关联问题[J]. 田建文,赵旭阳.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06)
[9]新《地理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师地理教学改革[J]. 吴大明,查良松.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10]地理新课程与高师地理教学改革初探[J]. 范怀超,卿凤.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博士论文
[1]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研究[D]. 陈大路.华东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高师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 郭斐.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高师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研究[D]. 孙攀.信阳师范学院 2014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 刘昱萱.广西师范大学 2014
[4]高中地理教材内容选择的发展变化研究[D]. 潘江林.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的国际比较[D]. 王孟初.华东师范大学 2010
[6]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材人文地理选择研究[D]. 汤标.华中师范大学 2009
[7]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研究[D]. 纪芳莲.上海师范大学 2009
[8]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文化的重建[D]. 裘建闽.江西师范大学 2008
[9]基于新课标的高师地理课程设置研究[D]. 张翠萍.曲阜师范大学 2008
[10]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D]. 胡伟.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4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5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