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山西解州土地利用研究 ——以《解州丈清地粮里甲图说》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10-29 18:38
本文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三、四章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五章为结论。全文首先介绍所用史料的学术价值,接着利用史料构建数据库对解州土地分布格局进行探讨,最后结合方志及其他史料联系上一部分的分析结果对解州的土地种植结构进行分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课题的选题缘起及意义。由于山西所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研究山西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具有很大意义。同时,当前在土地利用方面,缺少县域尺度的学术成果,因而本课题在此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及意义。学术史回顾方面从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历史经济地理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与本文有关的成果。第二章主要介绍本文主要史料《解州丈清地粮里甲图说》。从版本、成书背景、作者经历等方面论述史料的基本内容。之后,重点分析史料的主体内容,包括背景、内容及影响。最后,从制度史、经济史及历史地理三个视角分别分析史料的学术价值,认为史料在当前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第三章为本文的主要内容。首先,对区域自然环境和政区变动两方面简单介绍解州的基本情况。其次,因图册具备数据化条件,通过对《解州丈清地粮里甲图说》中所载土地数字进行数据化,初步形成excel表格,整合后构建解州清末土地数据库。最...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民国解县方里固??於圆《起是六个??
建、编辑和分析地理信息,其中主要运用ArcMap和ArcCatalog。??本文底图的制作采用民国《解县志》中的"方里图"(图1)及《解州丈清地粮??里甲图说》中的"十六里总图"(图2)两幅图。对比二图可知,前者有比例尺,且??要素丰富,特别是标出了村庄的位置、道路、渠系、盐池等信息,当为民国时期精??确测量所得;后者壁无比例尺,但有里的边界,且在整体形状、方位等方面与前者??具有高度一致性。另外,《图说》中的116个甲(村)名均可在"方里图"中一一??对应,有利于里边界的划定,这样,通过将二者比对、调整即配准后就可绘制出本??文所需的底图。??22??
?j??图4配准草稿图??从图4可看出,《解州图说》中的地图与民国《解县志》的地图边界大致相符,??经笔者对比,《解州图说》中所载村落(见附表2)在民国地图中全部存在,这样就??可W根据村落名称及里的边界勾画出解州里级区划图,如固5。可视图层中把村落去??掉,可见解州里级区划图,如图6:??2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背景和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J]. 侯甬坚.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04)
[2]历史时期县级政区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以清代陕西为例[J]. 王均,王红,何凡能. 测绘科学. 2007(04)
[3]营田庄黄河滩地鱼鳞册及相关地册浅析——一个生态史的视角[J]. 胡英泽. 中国史研究. 2007(01)
[4]20世纪以来土地利用研究综述[J]. 谭少华,倪绍祥.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05)
[5]“丁戊奇荒”之际晋南地方官员的善后措施——以解州知州马丕瑶为例[J]. 张艳丽. 晋阳学刊. 2005(06)
[6]鱼鳞图册研究综述——兼评兰溪鱼鳞图册的重要价值[J]. 梁敬明.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4(01)
[7]数字制图中地图符号的标准化研究[J]. 王均,王红,陈向东. 地球信息科学. 2003(02)
[8]历史地理数据的GIS应用处理——以清时期的陕西为例[J]. 王均,陈向东,宇文仲. 地球信息科学. 2003(01)
[9]清代陕南土地利用变迁驱动力研究[J]. 张晓虹,满志敏,葛全胜.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04)
[10]清代州县财政探析(上)[J]. 魏光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6)
博士论文
[1]明以来河南土地利用变化与人文机制研究[D]. 傅辉.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 曹玲.南京农业大学 2003
[2]清代洛川县土地利用与环境效应[D]. 杨红娟.陕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65190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民国解县方里固??於圆《起是六个??
建、编辑和分析地理信息,其中主要运用ArcMap和ArcCatalog。??本文底图的制作采用民国《解县志》中的"方里图"(图1)及《解州丈清地粮??里甲图说》中的"十六里总图"(图2)两幅图。对比二图可知,前者有比例尺,且??要素丰富,特别是标出了村庄的位置、道路、渠系、盐池等信息,当为民国时期精??确测量所得;后者壁无比例尺,但有里的边界,且在整体形状、方位等方面与前者??具有高度一致性。另外,《图说》中的116个甲(村)名均可在"方里图"中一一??对应,有利于里边界的划定,这样,通过将二者比对、调整即配准后就可绘制出本??文所需的底图。??22??
?j??图4配准草稿图??从图4可看出,《解州图说》中的地图与民国《解县志》的地图边界大致相符,??经笔者对比,《解州图说》中所载村落(见附表2)在民国地图中全部存在,这样就??可W根据村落名称及里的边界勾画出解州里级区划图,如固5。可视图层中把村落去??掉,可见解州里级区划图,如图6:??2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背景和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J]. 侯甬坚.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04)
[2]历史时期县级政区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以清代陕西为例[J]. 王均,王红,何凡能. 测绘科学. 2007(04)
[3]营田庄黄河滩地鱼鳞册及相关地册浅析——一个生态史的视角[J]. 胡英泽. 中国史研究. 2007(01)
[4]20世纪以来土地利用研究综述[J]. 谭少华,倪绍祥.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05)
[5]“丁戊奇荒”之际晋南地方官员的善后措施——以解州知州马丕瑶为例[J]. 张艳丽. 晋阳学刊. 2005(06)
[6]鱼鳞图册研究综述——兼评兰溪鱼鳞图册的重要价值[J]. 梁敬明.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4(01)
[7]数字制图中地图符号的标准化研究[J]. 王均,王红,陈向东. 地球信息科学. 2003(02)
[8]历史地理数据的GIS应用处理——以清时期的陕西为例[J]. 王均,陈向东,宇文仲. 地球信息科学. 2003(01)
[9]清代陕南土地利用变迁驱动力研究[J]. 张晓虹,满志敏,葛全胜.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04)
[10]清代州县财政探析(上)[J]. 魏光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6)
博士论文
[1]明以来河南土地利用变化与人文机制研究[D]. 傅辉.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 曹玲.南京农业大学 2003
[2]清代洛川县土地利用与环境效应[D]. 杨红娟.陕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65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6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