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鸿都门学地理位置与政治斗争考论
本文关键词:汉鸿都门学地理位置与政治斗争考论
【摘要】:鸿都门学是东汉末年由汉灵帝发起创立的一所艺文机构,它的创立在政治、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鸿都门是东汉都城洛阳的一座宫门,但对其所在的确切位置存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在北宫之中,另一种则认为在南宫之中。通过文献的考订,可以确定鸿都门的位置应当在洛阳南宫之中。以鸿都石经来指称熹平石经,这种称谓与史实不符,并不恰当。鸿都门学的选址与汉末政治斗争形势密切相关,主要出于均衡不同派别政治势力的考虑。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魏晋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鸿都门 南宫 北宫 鸿都石经 政治形势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鸿都门学研究》(批准号:2013BWX019) 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调研课题《东汉末年书法艺术自觉研究》(批准号:SKL-2013-1736)
【分类号】:K928.6;D691
【正文快照】: 公元二世纪后半期,东汉王朝的第十一位君主——汉灵帝刘宏喜好学艺,在位期间,陆续招引了数十名“为尺牍及工书鸟虫篆”的才艺之士,待制于鸿都门下。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又在鸿都待诏的基础之上创设“鸿都门学”,规模也相应地扩大至千人。这些人在经过以尺牍、辞赋和鸟虫书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保见;宋敏求《河南志》考——兼与高敏、党宝海先生商榷[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年05期
2 杨继刚;王齐洲;;东汉鸿都门学成立原因探微[J];理论学刊;2012年01期
3 周生春;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提要辩证[J];浙江学刊;1996年03期
4 高敏;藕香零拾丛书本《元河南志》书后[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立波;;略论明代董卜韩胡、杂谷二土司之争——兼论硗碛嘉绒藏族文化中的羌文化因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周颖;;漫说三国人物之“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魏宏灿;;建安时期的天灾对建安文学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王思豪;;论桐城派古文选本中的古赋思想——以《古文辞类纂》等主要古文选本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何丽华;东汉封君之封地地理分布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郭浩;;汉文帝“养老令”考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赵凯;;汉魏之际“大冀州”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秦臻;;四川东汉陵墓石兽所见丧葬艺术赞助人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孔祥军;;《汉书·地理志》盐官考[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魏德新;;回商蒲寿庚的历史功过[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袁心澜;;屈原《涉江》地名争议之我见[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吉成名;;明代土盐产地和石盐产地[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肖蕴英;;西夏流通的北宋货币[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08陕西省钱币学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欣;《契丹国志》史源疏证举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钱志熙;;“鸿都门学”事件考论——从文学与儒学关系、选举及汉末政治等方面着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黄留珠;东汉尚书职权试说[J];南都学坛;1990年01期
3 岳庆平;东汉在政治上对宗室的限制与利用[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4 许结;中国辞赋流变全程考察[J];学术月刊;1994年06期
5 周生春;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提要辩证[J];浙江学刊;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科;文学视角中的“鸿都门学”——兼论汉末文风的转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冯伦;;“鸿都门学”与汉末文学风气变迁之关系[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曾维华;孙刚华;;东汉“鸿都门学”设置原由探析[J];东岳论丛;2010年01期
4 余鹏飞;;鸿都门学与鸿都文学[J];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牛梦琪;东汉的鸿都门学——早期艺术专门学校[J];殷都学刊;1992年03期
6 王刚;;鸿都门学与学术转型[J];儒藏论坛;2010年00期
7 赵国华;汉鸿都门学考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康小花;"鸿都门学"考[J];西北美术;2004年04期
9 陈君;;鸿都门学之兴衰及其历史启示[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02期
10 牛梦琪;吴莹;;世界之最——鸿都门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顾农 扬州大学文学院;目光向下的鸿都门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卢有泉;文学如何能回归大学校园[N];太原日报;2012年
3 沈刚;《汉代学制研究》——在历史中发掘新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丽锋;曹魏三祖时期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佘红云;蔡邕思想及其辞赋碑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21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72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