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鹤峰民族特色村寨益贫式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14 18:30
“农业兴,则国家兴;农村富,则国家强”。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不断努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交通条件落后、信息交流不畅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速度依然比较缓慢,这不仅影响了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实施,更阻碍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就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虽起步晚,但其发展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前期政策等综合效应的影响下,发展已初具成效。对少数民族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总结,可以更好地探寻已经形成的益贫式发展路径、模式,对我国广大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起着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选取位于中国中西部连接处的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研究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益贫式发展,也会对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湖北省鹤峰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益贫式发展路径为主题,将文献梳理和调查问卷结合起来,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以益贫式增长、包容性增长、反贫困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为基础,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益贫式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进行了梳理,并理清贫困与减贫、益贫式发展等核心概念。利用PEST法分析深入了解鹤峰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11981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研究将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结合起来,通过以中部地区的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特色村寨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鹤峰县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得出现有鹤峰县特色村寨益贫式发展的主要路径,并根据现有益贫式发展路径对贫困人口的影响,运用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成效与存在的障碍因素,为提出益贫....
从图2-1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对象的受教育情况中,贫困人口的学历十分低,大多数接受的教育在初中以下,其中有48.7%的人小学没有毕业或者没有接受教育,有41.3%的人小学毕业;而高中及以上的人仅占10%。(2)收入主要来源
由图2-2可以看出,鹤峰县特色村寨贫困人口及其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大部分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耕种、养殖、采摘这些农业工作,占据了被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二;有37人的家庭主要收入是来源于打工;没有人做生意,这是由于做生意通常需要一定的本钱来进行周转,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意需要灵活变....
贫困群众对于扶贫工作的评价情况如图2-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过半的贫困群众认为目前的扶贫工作的效果一般,表示有效果但效果没有很大,占61.3%;只有21人认为效果很好,占14%;有22%的人认为没有效果,此外还有4人表示脱贫后又返贫了。可以看出,鹤峰县特色村寨推进益贫式发展工作....
本文编号:4011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4011981.html
上一篇:山区村干部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寿宁县为例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