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武汉市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福利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9 09:39

  本文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农户福利 可行能力 城中村 郊区 出处:《广东土地科学》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宅基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所,对农民具有福利效用。本研究以Sen的可行能力福利理论为基础构建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福利变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于101份问卷调查数据,在分析武汉市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福利变化的基础上,重点对城中村与郊区的农户福利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有利于从居住条件、社区环境、社会保障和心理感受等方面提高农户福利,特别是社区环境提升明显。而相比较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后农民情感满意度的明显下降,郊区农户则由于宅基地流转后社区环境的明显改善而大大提高了福利水平。因此,应针对不同的区位条件制定差别化的宅基地流转扶持政策,以保障和提高农户的基本福利。同时,需加强宅基地流转后的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农户的自我认可。
[Abstract]:Homestead is the survival of farmers and has welfare utility. Based on Sen's feasible ability welfare theory, this study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change of farmers' right to use the homestead. Using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101 questionnaires dat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fer of land use rights of farmers in Wuhan on the basis of welfare chang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fer of the right to use the homestead of rural households in Wuhan is beneficial to the living conditions and community environment. Social security and psychological feelings and other aspects to improve the welfare of farmers, especially the community environment is obviously enhanced. Compared with the village in the city after the transfer of homestead use rights, farmers' emotional satisfact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Suburban farmers because of the obvious improvement of the community environment after the circulation of homestead greatly improve the welfare level.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a differential homestead transfer support polic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ocation conditions. In order t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basic welfare of farmer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 after the transfer of homestead, and promote the self-recognition of farmer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03095)
【分类号】:F321.1
【正文快照】: 引言宅基地作为农户的重要资产,是其生产生活的载体,具有福利分配的性质[1]。但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建设对土地需求逐年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农村出现人口大规模迁移,大量宅基地出现闲置,低效利用以及频繁的隐形交易等现象。因而,进行宅基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伯庚;吴志冲;;农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若干问题探讨[J];上海农村经济;2002年04期

2 官却尼玛;甘德县草原使用权流转中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草业;2004年03期

3 周新玲;林地使用权流转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05期

4 黄丽萍;农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价格低廉的原因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08期

5 陈建军;韩荣;;广东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做法及几点思考[J];山东国土资源;2007年09期

6 李政;冯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调研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0年02期

7 张华;尹奇;;川西山区耕地使用权流转现状及制约因素实证分析——以四川省雅安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0年02期

8 李佳;;河北省承包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22期

9 卢俊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35期

10 胡来u!;;进一步完善耕地经营制度 建立耕地使用权流转机制[J];理论导报;199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源望;;依法规范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几点思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2 王毅;田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浅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潘元庆;张璋;李鸣慧;熊广成;陈伟强;;关于农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若干思考[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4 胡文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现状及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王俊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规范化管理的探讨[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6 王俊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规范化管理探讨[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雷朝进;;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与思考[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8 赵忠君;王敦;;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姜隅琼;海域使用权流转胎动[N];上海证券报;2013年

2 记者施晔;海域使用权流转搭起平台[N];南通日报;2010年

3 ;做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工作[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孙靓;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N];中国信息报;2010年

5 记者 李婧;广州集体用地使用权流转细则出台在即[N];广州日报;2008年

6 特派北京记者 栾辉 刘杰;驻陕全国政协委员杨公社建议: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N];各界导报;2011年

7 本社记者 杨福戬 见习记者 周坤;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仍在破题中[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8 谢剑;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浅析[N];江苏经济报;2014年

9 记者 郑昭;办理使用权流转手续 村委会签注是否保留[N];福建日报;2009年

10 孙荣飞;农村集体用地使用权流转将立法解决[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司艳丽;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娜;贵阳市花溪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2 刘爱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地方政府监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余彦霖;论宅基地的性质及其使用权流转[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韩继萍;林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宋毅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6 陈晓红;潍坊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7 李橙;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8 贾梦姣;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规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9 陆立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10 赵素慧;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及其路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43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443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b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