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农户“就地城镇化”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嘉兴市海盐县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27 11:34

  本文选题:土地管理 + 就地城镇化 ; 参考:《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摘要】:本文试图探究农户"就地城镇化"选择的影响因素,提出增强农户"就地城镇化"意愿的措施和建议,为推进就地城镇化提供参考。基于就地城镇化等理论,总结了农户"就地城镇化"选择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研究假设,并利用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对海盐县244个农户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约农户"就地城镇化"选择的因素包括:社会保障、生计转型、城镇谋生能力、生活货币化、生活环境变化、原有生活方式和习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补偿标准、一户一宅居住、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子女受教育有利于农户"就地城镇化",而户籍制度、预期经济收入、原住居民偏见与歧视、田园劳作情怀、民主政治生活权利等问题并不对农户"就地城镇化"选择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探究就地城镇化模式,提高就地城镇化效率提供了借鉴。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choice of "local urb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local urbanization", thus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local urbaniz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ocal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farmers' choice of "local urbanization",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hypotheses, and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244 peasant household samples in Haiyan County by using Multinomial Logistic model. It is found that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farmers' choice of "local urbanization" include: social security, livelihood transformation, urban earning ability, monetization of life, changes in living environment, original lifestyle and habits, and compensation standards for the circulation of homestead use rights. One household, one house, food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 on; children's education is conducive to farmers'"local urbanization", while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expected economic income,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among indigenous residents, and idyllic feelings, Issues such as the right to democratic political life do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farmers' choice of local urbaniz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xploring the mode of local urbanization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local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嘉兴学院长三角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海盐县社科联委托课题“就地城镇化的海盐模式研究”(201409-20150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LY14G030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4031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323.6;F29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燕;周靖祥;;城市化与城镇化之辩:构建区域联动发展研究新框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马丽;余志刚;贾利;;农民参与城镇化发展的意愿分析——基于哈尔滨市5县(市)的调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3 吴春飞;罗小龙;田冬;刘永敬;;就地城镇化地区的城中村研究——基于福建晋江市、石狮市8个典型城中村的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6期

4 张新光;;建国60年农民生活方式变迁的不协调性及成因[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5期

5 张斐男;;职业分化:农民市民化的必然选择[J];开放导报;2012年01期

6 吴业苗;“小城镇牵引”效应与农民的迁移意愿[J];理论导刊;2004年12期

7 刘卫柏;陈柳钦;李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新思索[J];理论探索;2012年02期

8 岳正华;农村城镇化产生的生态环境危害及成因分析[J];农村经济;2004年08期

9 钟顺昌;;迁移式城市化与就地城镇化:兼论中国西部就地城镇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03期

10 石忆邵;;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春芳;;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迁居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J];调研世界;2012年08期

2 钟顺昌;;空间正义——城市化的伦理选择[J];当代经济;2013年09期

3 李中;游达明;刘卫柏;;农村土地流转路径的动态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13年04期

4 黄善林;卢新海;孙丹;;土地因素对农户劳动力乡城永久转移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安徽省、湖北省602户农户调查[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陈绍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6 胡苗;刘徽翰;刘晓荣;;农地流转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J];甘肃科技;2013年17期

7 张维青;;敦煌发展模式对小城镇建设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3年21期

8 夏后学;支玲;李娅;吴从亮;;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4年02期

9 李兴江;张亚伟;;基于超边际视角的城乡二元结构与城镇化发展分析[J];商业研究;2014年05期

10 王克强;王沛;姚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J];财政研究;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光君;农村城镇化与环境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魏静;城镇化对我国食物消费系统氮素流动和农田氮素循环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3 陈春燕;中国农民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善林;土地因素对农户劳动力乡城转移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黄安胜;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宋辉;农地流转中农户、村委会、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7 伍玉振;制度、技术与农家经济生活变迁[D];山东大学;2014年

8 李中;“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9 刘卫柏;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魏亚儒;中国城镇发展动力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庭;唐袁;;我国城市化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2期

2 王平;肖文;;二次城市化、土地开发与经济增长[J];财经研究;2011年09期

3 左学金;;我国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模式探讨[J];西部论坛;2011年01期

4 吴志明;赵伦;;人口流迁与城市化:理解费孝通与霍华德[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9期

5 黄亚平;陈瞻;谢来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6 焦秀琦;世界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J];城市规划;1987年02期

7 房庆方,马向明,宋劲松;城中村:从广东看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政策问题[J];城市规划;1999年09期

8 石忆邵;专业镇: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特色之路[J];城市规划;2003年07期

9 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10 罗震东;中国当前的行政区划改革及其机制[J];城市规划;2005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重庆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数量经济学博士 周靖祥;[N];上海证券报;2013年

2 记者 梁倩;[N];经济参考报;2013年

3 全国政协委员、中改院院长 迟福林;[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4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胡存智;[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5 杨重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数量经济学博士 重庆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周靖祥;[N];上海证券报;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佩秀,周家江,谢英亮;卫生执法监督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山东食品科技;2003年06期

2 金剑;我国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78~2001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郑全全;赵立;;农民择业心理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村经济;2006年04期

4 侯剑平;;中国居民区域健康公平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6年10期

5 喻小军;;项目投资的综合模糊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年02期

6 宋丽萍;路正南;王亚娜;;江苏省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7期

7 罗吉;;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年14期

8 凡福善;;云南烟农收入影响因素调查[J];西南金融;2008年10期

9 朱强;俞立平;;信息资源建设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22期

10 陈俊峰;俞少君;;商品房住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庞玉锋;;保险业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莉;傅鹏程;王鲁滨;金鑫;;我国企业债券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潘东旭;查冬兰;;上市公司诚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2011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海敏;李建勋;;浅谈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5 杨金梅;胡冬梅;张楠;;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立中;;转型时期我国城镇贫困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08年第1期)[C];2008年

7 储金龙;顾康康;汪勇政;包善驹;;安徽省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闫强;孟跃;;在线评论的感知有用性影响因素——基于在线影评的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9 程凤菊;;德州市农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及影响因素[A];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10年

10 文创;刘明;杨家能;;长株潭农民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深化农村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张莫 陈伟 刘振冬;回暖预期增强 影响因素仍多[N];经济参考报;2009年

2 格林期货研发中心 张昕;信用利差变化的影响因素[N];期货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磊;组织信息化过程中个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芦鹏宇;基于自动议价系统的议价结果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聂鑫;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素和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吕一博;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沁芳;电子商务用户信任影响因素建模及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赵宏霞;B2C环境下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米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王海萍;在线消费者粘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李思志;网络购物感知风险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冬梅;工程信任影响因素及建立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石晓晶;大学生网络购物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段伟伟;中国商业银行X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吕军城;山东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D];潍坊医学院;2007年

5 田垒;3G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刘中杰;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刘湘桂;企业进入集群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徐菲菲;河北省科技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刘慧贤;城市住宅保有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余会;旅游购物感知风险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41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941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2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