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的国际法理分析与我国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南海问题的国际法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财经大学》 2014年
南海问题的国际法理分析与我国对策研究
张海婷
【摘要】:南海问题起源于上世纪中后期,主要指中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就南沙群岛及其附近岛屿的主权归属而引发的国家间的领土争议问题。南海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及其丰富的资源,成为东南亚相关国家争夺的目标。相关国家为了攫取南海利益,企图借助南海纠纷,扩张本国的领土,谋求不正当利益。区域外大国也希望通过南海周边的混乱局势,拉拢东盟国家,以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与之相应,国际各大媒体也把“南海问题”作为本年度的传播热点。由于信息传播的国际化,媒体对一项政治议题的报道、传播,深刻影响着国际社会以及公众对事件和相关问题的理解与判断,进而影响议题本身的走势。围绕南海主权问题,周边国家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甚至付诸武力,使南海的局势越来越复杂。随着美、日、印等国势力的渗入,争议国以外的国家也争相对南海争议进行干预,导致南海问题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南海问题日趋国际化。 南海自古至今都是中国领土不可或缺一部分,中国拥有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领土主权,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为了妥善处理南海争端,捍卫领土主权的完整,中国应该结合本国实际,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中国政府多次就南海问题与东南亚相关争议国家进行磋商,并针对南海争议的关键性问题与东南亚国家初步达成了共识。然而鉴于外部势力的干涉,南海问题仍未平息,南海争端依然存在。 本文试图以南海发展趋势为基点,从国际法理角度加以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南海争端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本文包括引言及五部分正文内容:引言部分主要对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及如何就南海现状作出相应对策问题等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一部分是南海问题的概述,介绍了南海问题的由来以及南海问题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对南海问题的国际法理进行分析,阐明了中国对南海诸岛享有主权的依据;第三部分从影响南海问题解决的大国因素方面考虑,进一步解读南海局势;第四部分分析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包括南海问题的复杂演变、升级态势及南海问题的国际化;本文最后一部分力图指出,面对南海复杂的局势,中国应坚持“主权归我”,和平解决;坚持法律先行,,重视并发挥国际法效用;从战略高度处理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重视美日印等区外大国影响;在南海诸岛问题上同台湾合作;大力开发南海资源,以达到各国合作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93.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盛璋;南海诸岛历来是中国领土的历史证据[J];东南文化;1996年04期
2 董昕;;南海问题国际法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2期
3 肖晞;;加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思考[J];理论视野;2011年06期
4 贾宇;;南海问题的国际法理[J];中国法学;2012年06期
5 金永明;;中国南海断续线的性质及线内水域的法律地位[J];中国法学;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得刚;;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的权力观及其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张卫华;;国际刑法概念之辨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缪因知;;论国际法上反人道罪的发生范围与管辖权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9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10 张卫彬;;国际习惯法在我国适用探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6 汪新生;王春强;;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看冷战后东亚地区和平[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7 王传丽;;WTO——一个自给自足的法律体系——兼论一国四地经贸关系新发展[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8 宋杰;;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规则的再认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9 高永富;;关于海峡两岸建立自由贸易安排之思考[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10 张弘;;你就该为我服务,因为我们有约在先——以WTO行政服务契约性为研究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琼;北极海域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薇;国际投资中的社会责任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理海;从国际法看我国对南海诸岛无可争辩的主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2 郭渊;;对南海争端的国际海洋法分析[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3 肖晞;;东北亚非传统安全:问题领域及合作模式[J];东北亚论坛;2010年02期
4 李金明;;中国南海断续线:产生的背景及其效用[J];东南亚研究;2011年01期
5 管建强;;南海九段线的法律地位研究[J];国际观察;2012年04期
6 史久镛;高健军;;国际法院判例中的海洋划界[J];法治研究;2011年12期
7 郭渊;;南海断续线的形成及其历史涵义的解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金明;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的问题与前瞻[J];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03期
9 李金明;;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历史性水域、疆域线、抑或岛屿归属线?[J];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10 李金明;;国内外有关南海断续线法律地位的研究述评[J];南洋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摘录)[A];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高层论坛材料汇编[C];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淮;;拨开迷雾看南海[J];世界知识;2010年16期
2 杨青;;“南海问题”的实质和中国的政策[J];新远见;2010年12期
3 韩阁;;南海问题形势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1年S8期
4 贺晓玲;姜波;;浅析中美博弈之南海问题[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13期
5 韩凝;;试论南海问题的当前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J];和平与发展;2011年05期
6 郑华芳;;南海问题解决方案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1期
7 胡娜;;印越关系对南海问题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龚南茜;;印尼欲借南海问题彰显大国地位[J];中国石化;2012年08期
9 吴士存;;究竟是谁在南海挑起事端?[J];求是;2012年17期
10 曾勇;;国外南海问题研究述评[J];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代元龙;;加强国际法研究,多角度多方式解决南海问题[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汪树民;;中国成长的烦恼——南海问题的困境与出路[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3 王俊彦;;论美日在钓鱼岛、南海态度的险恶变化[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4期(总第109期)[C];2012年
4 邓应文;;论越南南海问题国际化之举措——兼论与其海洋经济战略的关系[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蔡宏俊;;从海上强国到海疆危机——明清时期东亚秩序变迁中的南海问题[A];郑和研究2014年第1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泽民;[N];国防时报;2010年
2 郑泽民;[N];国防时报;2010年
3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张建;[N];中国海洋报;2012年
4 钟声;[N];人民日报;2012年
5 记者 郑捷 郭一娜 林昊 陈济朋 张青 杨威;[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6 驻马店市高中学生 樊畅;[N];驻马店日报;2013年
7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贾秀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8 阳 妍;[N];中国海洋报;2005年
9 聂秀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京花平;我国南海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刘文文;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关东;美国对中国南海问题的介入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永厅;“南海问题”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徐鑫刚;中国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D];辽宁大学;2014年
6 崔荣伟;南海问题及其和平解决[D];山东大学;2008年
7 徐永东;“中国南海问题”的话语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8 崔灿;南海问题对中国国家安全影响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杨;南海问题的以和求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海峰;南海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南海问题的国际法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2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4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