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不确定风险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养老保险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8 22:11
  互联网新业态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就业形式的巨大变化,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数量急剧增加。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越来越难以匹配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实际需要,大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未能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所覆盖。基于CLDS数据库的实证研究表明,制度因素和职业因素是造成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漏保"的两大主要原因。研究认为,应尽快打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对传统劳动关系的依附,适时调整社会保险制度对就业模式变迁的适应性。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9(0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一)就业形态的新变化加剧了劳动者风险的不确定性
    (二)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难以适配就业变化的新需求
二、研究回顾和现状
    (一)研究回顾
    (二)制度现状
三、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
    (二)样本描述
    (三)变量设置
    (四)模型构建
    (五)回归结果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会视角下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关系问题及对策[J]. 张成刚,冯丽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9(06)
[2]新业态从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与对策探析[J]. 薛惠元,舒怡.  决策与信息. 2019(08)
[3]加快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用工和社保制度[J]. 关博.  宏观经济管理. 2019(04)
[4]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新就业形态:内涵、影响及发展对策[J]. 王娟.  学术交流. 2019(03)
[5]共享经济与新就业形态的逻辑关系[J]. 孔微巍,胡耀华.  商业经济. 2019(02)
[6]新业态群体保障归于何处——立足全新群体视角解读传统社保模式的完善与改革[J]. 贾昌.  劳动保障世界. 2019(06)
[7]工会能够维护流动人口劳动权益吗?[J]. 纪雯雯,赖德胜.  管理世界. 2019(02)
[8]新就业形态:概念、模式与前景[J]. 朱松岭.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8(03)
[9]我国“网约工”的劳动关系认定及权益保护[J]. 王全兴,王茜.  法学. 2018(04)
[10]新就业形态的类别特征与发展策略[J]. 张成刚.  学习与实践. 2018(03)



本文编号:3615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615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9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