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关系网: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09 06:23
本文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农村居民样本,探讨互联网和关系网对非农就业的可能性影响。在多元Probit模型基础上通过虚拟实验构建工具变量,运用条件混合过程(CMP)的方法来识别内生性和优化估计。家庭和个体两个层面的估计结果表明,互联网和关系网均能够促进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就就业类型来看,关系网更有助于提升工资就业的可能性,而互联网更显著增加了创业的可能性。本文将互联网与关系网这两个影响就业创业行为的关键因素,纳入统一的多因素比较分析框架中,得到一致性结论。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7(03)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综述
二、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设计
(二)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三、实证分析结果
(一)家庭组估计
(二)个体组估计
(三)稳健性再检验
四、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使用与家庭创业选择——来自CFPS数据的验证[J]. 周广肃,樊纲. 经济评论. 2018(05)
[2]演化视角下农村电商“上下并行”的逻辑与趋势[J]. 崔凯,冯献.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3)
[3]城镇化背景下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社会网络规模的影响[J]. 张玉昆,曹广忠. 城市发展研究. 2017(12)
[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多维教育与农村居民创业选择——基于CFPS2014和CHIPS2013农村居民数据的实证分析[J]. 王金杰,李启航. 南开经济研究. 2017(06)
[5]中国乡—城移民创业行为的决定机制——基于社会关系网的分析视角[J]. 王春超,冯大威. 经济学(季刊). 2018(01)
[6]互联网与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J]. 马俊龙,宁光杰. 财经科学. 2017(07)
[7]老龄化、社会网络与家庭农业经营——来自CFPS的证据[J]. 何凌霄,南永清,张忠根. 经济评论. 2016(02)
[8]社会网络、信息获取与家庭创业收入——基于中国城乡差异视角的实证研究[J]. 张博,胡金焱,范辰辰. 经济评论. 2015(02)
[9]土地市场发育对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基于浙、鄂、陕的经验[J]. 田传浩,李明坤. 农业技术经济. 2014(08)
[10]农村市场化、社会资本与农民家庭收入机制[J]. 王晶. 社会学研究. 2013 (03)
本文编号:3616514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7(03)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综述
二、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设计
(二)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三、实证分析结果
(一)家庭组估计
(二)个体组估计
(三)稳健性再检验
四、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使用与家庭创业选择——来自CFPS数据的验证[J]. 周广肃,樊纲. 经济评论. 2018(05)
[2]演化视角下农村电商“上下并行”的逻辑与趋势[J]. 崔凯,冯献.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3)
[3]城镇化背景下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社会网络规模的影响[J]. 张玉昆,曹广忠. 城市发展研究. 2017(12)
[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多维教育与农村居民创业选择——基于CFPS2014和CHIPS2013农村居民数据的实证分析[J]. 王金杰,李启航. 南开经济研究. 2017(06)
[5]中国乡—城移民创业行为的决定机制——基于社会关系网的分析视角[J]. 王春超,冯大威. 经济学(季刊). 2018(01)
[6]互联网与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J]. 马俊龙,宁光杰. 财经科学. 2017(07)
[7]老龄化、社会网络与家庭农业经营——来自CFPS的证据[J]. 何凌霄,南永清,张忠根. 经济评论. 2016(02)
[8]社会网络、信息获取与家庭创业收入——基于中国城乡差异视角的实证研究[J]. 张博,胡金焱,范辰辰. 经济评论. 2015(02)
[9]土地市场发育对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基于浙、鄂、陕的经验[J]. 田传浩,李明坤. 农业技术经济. 2014(08)
[10]农村市场化、社会资本与农民家庭收入机制[J]. 王晶. 社会学研究. 2013 (03)
本文编号:3616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61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