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电子与货币——社会科学中的倾向本质主义

发布时间:2018-06-04 01:06

  本文选题:倾向 + 定律 ; 参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一般而言,倾向主义自然律观排除了社会科学定律具有和自然科学定律一样必然性的可能。但这一判断的问题在于仅仅把以倾向为本质的性质限于基础形而上学层面的自然类中。事实上,社会科学领域同样存在以倾向为本质的性质:地位功能等倾向性质构成了社会实在类的本质;社会科学的定律是对社会实在类的倾向本质的描述,因而也具有必然性。换言之,社会科学中的定律(尤其是经济学定律)满足弱版本的倾向本质主义。
[Abstract]:Generally speaking, the natural law of propensity exclud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law of social science has the same inevitability as the law of natural science. But the problem with this judgment is that the nature of propensity is limited to the nature of basic metaphysics. In fact, the social sciences also have the nature of inclination as the essence: the nature of tendency such as status and function constitutes the essence of social reality, and the law of social science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nature of tendency of social reality, so it is inevitable. In other words, the laws of social science (especially the laws of economics) satisfy the weak version of tendency essentialism.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C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长福;论马克思人论中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内在冲突(上)[J];河北学刊;2004年01期

2 易小明;本质的生成与生成的本质——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与生成主义思维方式比较探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4期

3 白利鹏;;生活世界:非本质主义的总体性如何可能[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6期

4 郝德永;;不可“定义”的教育——论本质主义教育思维方式的终结[J];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5 费小兵;文正邦;;走出中国法学学派发展的三个误区——关于反对“本质主义”与邓正来先生商榷[J];学术界;2010年01期

6 闫听;;反思本质思维如何进入文学认识[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1期

7 杨兴玉;;文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魏留记;;微观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36期

9 魏留记;;微观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07期

10 岩城见一,王琢;比较美学:“本质主义”崩溃后的路向——岩城见一教授访谈-对谈录[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闫宏秀;;从本质主义的视角观照科技进步[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郝德永;;不可“定义”的教育——论本质主义教育思维方式的终结[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3 刘叶涛;;现代分析哲学与科学本质主义[A];“科学发展观与建设沿海强省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郝德永;;课程的本质主义症结与“合法性”危机[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于涛;徐长红;;体育概念研究中的哲学基础探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贾奋然;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的悖论[N];文艺报;2001年

2 刘慧姝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追问一种历史此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哈佛大学 田晓菲;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况[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周筱峗;我为什么批评舒芜[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云颖;当代本质主义文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邓彦昌;本质主义的判断与消解:布尔外延主义的逻辑及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白韶璞;阿巴斯王朝时期伊斯兰本质主义哲学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4 陈坤;对当下理论法学研究中本质主义误区之反思[D];南京大学;2009年

5 唐玉斌;本质主义和必然性问题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秋霞;本质主义及其祛魅历程[D];郑州大学;2003年

7 崔雅南;从本质主义到情境主义[D];南昌大学;2008年

8 郭兰;对“性别本质主义”的继承与突破[D];中南大学;2006年

9 汤芬芬;建构主义和本质主义视角下的性别与翻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10 周小华;维特根斯坦论哲学的终结[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本文编号:1975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975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5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