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研究
本文选题:瑞典福利国家改革 + 社会民主主义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瑞典在福利资本主义世界中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位置。瑞典福利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以普享为特征的社会福利政策,使各阶层都被容纳进统一的社会福利体系中,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团结和公平,因而被誉为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 20世纪90年代初期瑞典福利国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瑞典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而难以维系;瑞典社会民主党下台,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右派政党上台执政;高居不下的失业率等。同时,在危机中高标准的社会福利制度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高福利反而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综合危机开始动摇瑞典福利国家存在的基础。 为了度过危机,瑞典进行了一系列以重新界定国家与个人责任、提高福利供给效率、收缩政府财政支出等为目的的社会福利紧缩改革。通过对瑞典在养老金、社会服务领域、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所进行的改革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瑞典90年代初期所进行的社会福利改革具有鲜明的新自由主义特征,瑞典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面临严峻挑战。 本文通过运用“非商品化”和“分层化”两个工具,试图探寻瑞典福利国家在经历了90年代初期福利紧缩改革后的变化。通过对1993—2005年期间瑞典福利国家中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因素分别进行测定后发现,瑞典福利国家中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因素仍然维持较低的水平,而社会民主主义因素在改革后不但没有减弱还有所加强。这说明瑞典福利国家在经历了90年代的福利紧缩改革后仍然保持了强烈的社会民主主义特性。 通过研究发现,随着瑞典福利国家的成熟,以普享为特征的社会福利政策已经成为积极的力量来调整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普享型的社会福利政策将所有的阶层都容纳进统一的社会福利体系中,因而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构建起了一种支持福利国家的广泛共同责任;同时,由于成功地将新兴中产阶级也容纳进统一的社会福利体系中,因而避免了在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之间形成二元化结构,实现了社会团结;另外,政策反馈效应的存在也使福利的紧缩改革难以取得成功。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在经历了90年代初期的危机和社会福利紧缩改革后,瑞典福利国家并没有丧失其社会民主主义特性,而新自由主义因素的加入能够提高瑞典福利国家总体的社会福利产出效率和供给水平。因此可以认为瑞典福利国家改革是建立在社会民主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上的新自由主义微调。其目的是使瑞典社会民主主义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等外部因素以及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等内部因素的挑战,从而使瑞典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更加具有生命力。
[Abstract]:Sweden has long occupied an important and special position in the world of welfare capitalism.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eries of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characterized by universal access, the Swedish welfare state has enabled all sectors to be integrated into a unified social welfare system, thus achieving social solidarity and equity to the maximum extent possible. So it is regarded a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social democratic welfare state. In the early 1990s Sweden's welfare state encountered an unprecedented crisis. Sweden's tradi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can not adapt to the new economic situation and is difficult to maintain; Sweden's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step down, the neoliberal rightist party comes to power,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is high. At the same time, the negative effects brought by the high standard social welfare system in the crisis began to appear, and the high welfare gradually became the restricting factor of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 serious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crisis began to shake the very foundations of Sweden's welfare state. In order to tide over the crisis, Sweden ha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social welfare austerity reforms aimed at redefining the state and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welfare supply, and shrinking government expenditure. Through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eform of Sweden's pension, social service,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s, it is found that the social welfare reform carried out in Sweden in the early 1990s has a distinct neoliberal character. Sweden's social-democratic welfare state faces serious challenges. By using the tools of "non-commercializ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the welfare state in Sweden after the welfare austerity reform in the early 1990s. By measuring the factors of liberalism, conservatism and social democracy in the welfare state of Sweden from 1993 to 2005, it is found that the factors of liberalism and conservatism in the welfare state of Sweden remain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And social democracy factor not only did not weaken after the reform but also strengthened. This shows that the Swedish welfare state has maintained a strong social democratic character after the welfare austerity reform in the 1990s. It is found that with the maturity of the Swedish welfare state, the social welfare policy characterized by universal enjoyment has become a positive force to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lasses. The universal social welfare policy incorporates all strata into a unified social welfare system, thus creating a broad shared responsibility to support the welfare state within the entire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By successfully accommodating the emerging middle class into a unified social welfare system, the dual structure between the working class and the middle class was avoided and social solidarity was achieved. The existence of policy feedback also makes it difficult for welfare austerity reform to succeed.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Swedish welfare state has not lost its social democratic character after the crisis in the early 1990s and the reform of social welfare austerity. The addition of neoliberal factors can improve the social welfare output efficiency and supply level of Swedish welfare state as a whole. Therefore, the reform of the Swedish welfare state is a neoliberal fine-tuning based on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 democracy. Its purpose is to enable Swedish social democracy to better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globalization, as well as internal factors such as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trata and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 Thus, the Swedish social democratic welfare state has more vitality.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1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玲艳;刘颖;;西方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背景、运行机制及其应注意的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2 王海波;;完善辽阳市社会保险制度建设[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半年内未就业大学生可领失业保险[J];黄金时代;2009年04期
4 郭世昌;;富余职工不是包袱[J];中国就业;1995年04期
5 刘晓静;吴梅娟;;构建农村社会保险体系问题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贺州市正式启动失业动态监测工作[J];人事天地;2011年06期
7 应就业;;应城公布下岗失业就业热线电话[J];中国就业;2000年08期
8 朱昒基;;国务院总理朱昒基在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论述[J];中国就业;2000年03期
9 颜晓菁;;找准企业用工服务的切入点——专访福建省人社厅就业与失业保险处处长魏香金[J];就业与保障;2011年07期
10 姜义学;;平度积极筹集资金加大保障力度[J];中国就业;200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静;;奥菲的福利国家危机理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2 于殿江;胡玉翠;;大学生“失业”保险的运作机制及可行性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3 赵人伟;;福利国家的转型和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A];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演讲讨论稿)[C];2002年
4 倪慧君;;中国的失业保险与再就业[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5 姜明世;;福利国家的政治制度基础[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6 骆宝程;;完善失业保险,深化国企改革[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赵光茂;乐强顺;;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失业保险体系[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马耀斌;宋瑞;王昌运;刘玉红;;以人为本,稳步推进并轨工作——宝鸡市并轨工作成效显著[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程宏业;;福利国家的理论分析——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10 陈银娥;;经济全球化对福利经济制度改革的影响[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宁;我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超过200万[N];广西日报;2003年
2 刘坡房 思玉;山东联通重视失业保险工作[N];人民邮电;2004年
3 记者 贺瑛;全省失业保险工作座谈会在安召开[N];安阳日报;2008年
4 记者 肖元媛;市民办保险公开透明又便捷[N];佳木斯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劲光;这里温暖如春[N];咸阳日报;2008年
6 边纪;市失业保险管理局推出新举措[N];佳木斯日报;2008年
7 申剑丽;失业保险改革方案提交决策层[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通讯员 郭素岭;郑州市失业保险工作成效显著[N];河南日报;2009年
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吕学静;促进就业功能要加强 缴费与给付脱钩欠公平[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10 萨福克大学知名学者 薛涌;中国是否要以福利国家为样板[N];中国经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维佳;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丽伟;政治哲学视域下的福利国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谢静;奥菲的福利国家危机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代恒猛;从消极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社会”——经济全球化视角下西欧福利国家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胡威;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政治价值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王静敏;当代中国失业保险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伟;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李艳霞;福利国家的政治学分析——以公民资格为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9 徐恒秋;社会转型:欧洲的经验和我国面对的挑战[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赵茜;改制与生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际舫;试析我国失业保险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铮;失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王美春;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4 刘昌阳;我国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张俊;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魏桃初;论建立和完善我国县级失业保险制度[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刘惠林;失业保险的市场失灵与效率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朱吉良;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徐莉;论我国失业保险的制度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玉侠;我国现阶段失业保险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25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02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