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后性别”社会意识在广告中的表现及传播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4 23:37

  本文选题:品牌广告 + “后性别”社会意识 ; 参考:《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展现出特别的个性和创新。在达到吸引消费者眼球的目的之后,还不断挖掘流行影像的内在深层意义。广告挖掘利用一切有价值的表现元素来为广告信息传播的效果进行服务,为“后性别”社会意识在广告中的运用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广告效果的体现创造了机会。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对后性别时代的社会意识和广告之间的结合,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结合案例分析法、归纳法等有效的分析方式,对“后性别”社会意识在广告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性别社会的轨迹发展探究进行梳理,解读性别社会的发展轨迹,阐述性别社会的现状。总结了“后性别”社会意识在广告中的表现方式。阐述“后性别”社会意识中的形象在广告中的特殊性:形象性、时尚性、诱惑性、未来感的特性,阐述了其在广告中的特殊意义;其次,阐述其在当代广告中表现手法、表现类型,围绕广告的视觉语言以及技术特征深入研究。文章结合历史、文化、广告心理等方面知识,通过对“后性别”社会意识在广告中的应用案例进行论述,总结了将后性别符号用于广告中的原因以及其在实践中的表现特点,最后,对“后性别”社会意识用于品牌广告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分析“后性别”社会意识的传播环境,总结其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从艺术效果、商业效果、情感认知效果和品牌效应分析其传播效果。并对“后性别”社会意识在广告中的发展进行展望。整篇论文以“后性别”社会意识在广告中的应用及传播为中心进行展开,全面、系统地分析探讨了“后性别”社会意识用于品牌广告中的独特个性、应用及传播效果,并就“后性别”社会意识用于品牌广告的未来思索进行探讨。希望本论文能够对这方面的课题有借鉴意义。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dvertising shows special personality and innovation. After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attracting consumers' attention, it also continuously excavates the deep meaning of popular images. Advertising mining makes use of all valuable performance elements to serve the effect of advertising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which adds more possibilities to the use of "post-gender" social consciousness in advertising, and also creates opportunities for the embodiment of advertising effects.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is paper is on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advertising in the post-gender era, through the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documents, materials, case analysis, induction and other effective analytical method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ole of post-gender social consciousness in advertising. This paper firstly comb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nder society,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the gender society, and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ender societ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ression of post-gender social consciousness in advertis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image in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of "post gender" in adverti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age, fashion, temptation, sense of the future, and its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advertising. Performance types, around the advertising visual language and technical features in-depth study.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history, culture and advertising psych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post-gender" social consciousness in advertising, and summarizes the reasons for the use of post-gender symbols in advertising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in practice. Finall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post gender" social consciousness used in brand advertising, analyzes th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of "post gender"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summarizes the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factors. From the artistic effect, the commercial effect, the emotion cognition effect and the brand effect analysis its dissemination e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post-gender social consciousness in advertising is prospected. The whole thesis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post-gender" social consciousness in advertising. It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unique personality, appl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post-gender" social consciousness in brand advertising. It also discusses the future of post-gender social consciousness in brand advertising. I hope this paper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is field.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C913.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舟汉;广告批评的标准[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陈国林;广告文化的研究现状[J];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3 王亚炜;广告对青少年的影响[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唐晓玲;广告文化与文明建设[J];求索;2004年05期

5 崔绍忠,马姝;国际广告文化与国际商标的翻译[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陈秋萍;广告文化与社会责任[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7 袁丽华;李明;;文化的对垒——中西广告文化比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胡雪;;浅谈广告文化的民族情结[J];社会科学家;2005年S2期

9 刘泓;;广告社会学论纲——关于广告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阐释[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胡琼华;;论现代化视野中的中美广告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黑河学刊;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丽娃;;浅析广告语言中的文化意蕴[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贾雪丽;;论广告文化中的道德问题[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淑娟;李文诠;;广告创意的灵魂是先进文化[A];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陕西省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殿元;;广告文化批判研究范式刍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5 张文锋;;立场与方法:反思中国当代广告文化批判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殿元;;广告文化消费至上观的价值批判[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7 李薇;;广告中的青年形象——以2005年饮料类电视广告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宋玉书;;尊崇与戏谑:国家领导人“代言”广告分析[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9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推进反误导打虚假广告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A];维护广告市场秩序之我见征文活动获奖论文选编[C];2002年

10 张锁通;;论广告语言与社会文化[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俊;悦耳的广告[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2 王玉;情愿花钱看广告[N];四川日报;2001年

3 王伟芳;广告·媒体·“物神”的诡计[N];文艺报;2005年

4 王艳群;广告的道德危机[N];中华新闻报;2004年

5 董阳;虚假广告的存在原因及治理对策[N];中国工商报;2007年

6 中国传媒大学 远程继续教育学院 胡一岚;广告传播和流行文化的关系[N];安徽经济报;2007年

7 程明邋周亚齐;广告文化的自觉:从冲突走向和谐[N];中华新闻报;2008年

8 郑纯方;又喜又烦是广告[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龙岗;广告也须重导向[N];中国工商报;2011年

10 贾开丽;传智互动为网络广告做嫁衣[N];市场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卢山冰;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吴辉;中国纸媒广告中的文化符号和文化价值观(1979~2008)[D];复旦大学;2009年

3 彭小华;贬低还是讨好?[D];四川大学;2005年

4 于林洋;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杜积西;1978-2008:广告审美意识的流变[D];西南大学;2012年

6 许敏玉;商业视域下广告审美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刘佳;多模态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刘潆檑;中国当代广告中的原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梓;心态文化视角下的中美广告语言特色比较[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2 刘婷;虚假广告:显微镜下的病相报告[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哲;论广告符号化时代下中国儿童的广告素养教育[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杨海霞;性感广告的伦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莎莎;仪式理论视角下的广告文化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田占芬;从减肥广告看瘦身时尚的异化[D];河北大学;2007年

7 张蕊;广告信息符号建构的双重传译[D];湖北工业大学;2009年

8 刘琦;大众传播语境中的广告语写作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同珍;广告社会责任中的两种失责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孙守安;广告文化的哲学解读——当代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广告形象[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63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063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2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