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相关负波与社会关系认知
本文选题:反馈相关负波 + 社会关系 ; 参考:《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10期
【摘要】: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FRN)是人类进行结果评价时诱发的一个重要的脑电负成分,出现在反馈刺激后200~300ms间。作为社会认知研究的可视化指标和工具,它在社会关系认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从社会关系与反映并表征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两方面阐述了反馈相关负波在社会关系认知中的作用。前者着重阐述了反馈相关负波在作为独立个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后者主要介绍了反馈相关负波在分配公平和责任规范中的作用。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联合其他脑电成分(如P300),采用更严密的实验设计和研究范式来探讨不同人际亲密度个体在责任分摊过程中的认知神经过程及其在独立担责情况下责任绝对额度对其结果评价和社会关系认知的影响。
[Abstract]:Feedback-related negative wave (FRN) is an important negative component of EEG induced by human outcome evaluation. It appears in 200~300ms after feedback stimulation. As a visual index and tool of social cognition research,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cognition. The role of feedback correlation negative waves in the cogni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social norms that reflect and represent social relations. The former focuses on the role of feedback correlation negative waves in social role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 an independent individual, while the lat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ole of feedback correlation negative waves in the norms of distributive fairness and responsibility.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be done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EEG components (such as P300), using a more rigorous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earch paradigm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neural processes of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interpersonal affinities in the process of responsibility sharing and their independent accountability The effect of the absolute amount of responsibility on the evaluation of results and the cogni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
【基金】: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项目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2_0351,CXLX12_0353)
【分类号】:C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益文;袁博;林崇德;郑玉玮;张振;杜翠利;;人际关系影响竞争情境下结果评价的ERP证据[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1年11期
2 张结海;后悔的“状态改变-状态继续”效应:一个概念框架[J];心理学报;2003年05期
3 张慧君;周立明;罗跃嘉;;责任对后悔强度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J];心理学报;2009年05期
4 岳玲云;冯廷勇;李森森;李光普;李红;;不同调控方式个体反事实思维上的差异:来自ERP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1年03期
5 索涛;冯廷勇;顾本柏;王会丽;李红;;责任归因对“做效应”的调控及其ERP证据[J];心理学报;2011年12期
6 李鹏;李红;;反馈负波及其理论解释[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传元;;假设思维的影响因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9期
2 刘廷华;;法经济学视野的消费者后悔权及其立法构想[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3 王益文;王钰;林崇德;陈雪莹;袁博;沈德立;;内侧额叶负波受负性情绪下责任感影响:最后通牒任务的ERP研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1年04期
4 薛茜;程灶火;;错误相关负电位与内化心理障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1期
5 戴雯菲;朱林;兰文杰;;责任对大学生博弈决策后悔的影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沈霞瑛;;前扣带回的认知功能与解释[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2期
7 王会丽;冯廷勇;索涛;梁静;孟现鑫;李红;;决策后的反事实思维过程:来自ERP研究的证据[J];科学通报;2010年12期
8 朱勇;徐展;;风险决策及内外控人格与后悔间的关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9 高学德;周爱保;;内疚和羞耻的关系——来自反事实思维的验证[J];心理科学;2009年01期
10 陈满琪;方平;姜媛;;决策中后悔的ERP研究[J];心理科学;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满琪;决策中后悔的神经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唐德荣;乡村旅游行为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钰;情绪影响决策过程与结果评价的认知神经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郑玉玮;人际互动中心理理论的认知神经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米伟;调节方式对作为与不作为后悔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飞;购后结果比较对消费者后悔的影响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3 刘俊来;作为效应中的后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彭梓铃;论消费者后悔权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肖小玉;大学生旅游后悔心理对后续行为意向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丽丽;关于面孔与背影间美丑程度的认知冲突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刘愫;父母教养方式及责任要求对初中生责任心发展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高学德;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慧良;不同故事情境下的反事实推理对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郑雨明;抉择行为中的心理成本及其价值衡量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False belief reasoning in the brain: An ERP study[J];Scien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2008年01期
2 索涛;冯廷勇;贾世伟;李红;;决策失利后情绪的接近性效应与ERP证据[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9年06期
3 王会丽;冯廷勇;索涛;梁静;孟现鑫;李红;;决策后的反事实思维过程:来自ERP研究的证据[J];科学通报;2010年12期
4 张结海,仰颐;“心理距离”在后悔加工中作用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3期
5 张结海,朱正才;归因是怎样影响假设思维的?[J];心理学报;2003年02期
6 张结海;后悔的“状态改变-状态继续”效应:一个概念框架[J];心理学报;2003年05期
7 张慧君;周立明;罗跃嘉;;责任对后悔强度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J];心理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世伟;人脑对反馈刺激加工的认知神经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名刊速览[J];文明;2004年09期
2 夏当英;王处辉;;论古代蒙养书《名贤集》体现的传统社会生活理念[J];孔子研究;2007年04期
3 万斌;和谐论纲[J];学术界;2005年04期
4 何明;;问题意识与意识问题——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特征、来源与应答[J];学术月刊;2008年10期
5 张爱和;苏联召开历史学和考古学方法论问题的学术会议[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10期
6 ;省内期刊文摘[J];湖北社会科学;1996年11期
7 刘文立;;《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J];读书;1982年12期
8 袁祖社;;社会秩序·制度理性·公正理想——西方思想文化中公正观念之范式沿革(下)[J];唐都学刊;2007年06期
9 廖小平;痛,并快乐着[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10 赵文龙;;工程与社会:一种工程社会学的初步分析——以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为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顾爱华;;第五章 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澄清 刘玉东(作者单位: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构建和谐社会须注重整合社会关系[N];南京日报;2006年
2 常绍舜;注意三大实践活动的统一[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梁悦凤;社会转型中的人际和谐[N];安徽日报;2006年
4 朱来喜;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N];宁夏日报;2006年
5 伍俊斌;公民社会的契约文化[N];学习时报;2006年
6 朱达志;人文社科算不算科学[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程伟礼 戴雪梅;全面开发人的本质力量[N];文汇报;2006年
8 赵立华;营造和谐社会良好环境[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夏兴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李昌麒;繁荣我市人文科学的几点建议[N];重庆日报;2004年
,本文编号:2101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10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