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介入福利院青少年孤僻问题的研究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C91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目标
0.3 研究意义
0.4 创新点
1 文献回顾
1.1 国内外文献回顾
1.1.1 国内文献回顾
1.1.2 国外文献回顾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向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儿童福利院
2.1.2 福利院青少年孤僻
2.2 理论基础
2.2.1 需要层级理论
2.2.2 “人在情境中”理论
2.2.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3 分析框架
2.3.1 研究框架
2.3.2 研究思路图
3 研究方法
3.1 社会工作方法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3.3 研究对象的资料搜集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参与观察法
3.3.3 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法
3.4 研究对象需求评估
3.4.1 访谈分析
3.4.2 量表分析
4 福利院青少年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福利院青少年孤僻问题现状
4.1.1 融入学校生活不适
4.1.2 福利院青少年之间很少交流
4.1.3 遇到问题难以主动向他人求助
4.1.4 不愿意表露自我内心想法
4.2 福利院青少年问题原因分析
4.2.1 福利院管理模式存在缺失
4.2.2 福利院环境导致自卑心理
4.2.3 社会对福利院儿童的错误认知
4.2.4 网络媒体的消极影响
4.2.5 “义工”不专业的志愿方式
5 介入过程
5.1 小组的介入方案设计
5.1.1 小组目标
5.2 活动方案设计
5.3 小组介入实施过程
5.3.1 第一次小组活动:重新认识我
5.3.2 第二次小组活动:认识你自己
5.3.3 第三次小组活动:寻找最美的自己
5.3.4 第四次小组活动:想说就说
5.3.5 第五次小组活动:小组达人秀
5.3.6 第六次小组活动:你知道集体么?
5.3.7 第七次小组活动:集体一起办大事
5.3.8 第八次小组活动:相亲相爱一家人
6 小组评估
6.1 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6.2 小组活动效果评估
6.2.1 《青少年孤僻障碍量表》评估
6.2.2 社会领悟度测量结果评估
6.2.3 案主现状测量结果评估
6.2.4 小组成员情况测量结果评估
6.2.5 评估综述
7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推动政策进步,重视福利院儿童心理健康
7.2.2 促进福利院工作人员专业化,预防孤僻问题产生
7.2.3 为即将走入社会的福利院青少年提供技能培训
7.2.4 促进福利院儿童顺利进入社会
7.2.5 加大社会对福利院投资
7.2.6 发展长期职业化专业化“义工”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晓援;李香萍;;永不成年?国家养育的大龄孤儿如何获得经济独立[J];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12期
2 吴锡改;刘亚慧;;论青少年人际困扰与心理健康[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年08期
3 史雪江;李雪;李鸿建;姚尧;朱琳;;福利院院舍照顾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以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为例[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年11期
4 冯浸;;优势视角下的福利院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以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为例[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2年09期
5 关荐;王志强;;儿童福利机构中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6 王令玉;;院舍照料青少年健康成长案例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年06期
7 马爱菊;;影视媒体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社会责任论析[J];电影文学;2010年07期
8 李艳玲;张艳青;;父亲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才智;2010年03期
9 王英春;邹泓;;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特点[J];心理科学;2009年05期
10 黄伟才;;青少年社会化的挑战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琳源;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变化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王江民;城中村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D];郑州大学;2014年
3 王江田;青少年人际交往探析[D];河南大学;2013年
4 龚微;婴幼儿亲子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8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82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