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深圳多样性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04:09

  本文关键词:深圳多样性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样性 社区治理 模式


【摘要】: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社会和个人的桥梁与纽带。城市社区治理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蓝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社区应当如何治理,治理模式应该如何构建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科研领域。选择恰当的基层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关系到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关系到政府职能是否能够顺利转变,同时适合的社区治理模式有助于公民民主法治意识的提高。但社区建设是一个制度创新、社会重构、城区工作格局全面改革的系统工程,它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我国城市基层政权的发展经历了由单位整合、街居管理再到社区管理的过程。深圳社区同样是在我国基层政权逐步发展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作为一个年青的城市,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不仅在经济改革、对外开放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且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政治领域的深刻变化,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多样性的社区治理模式。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区逐渐地成为探索社会管理模式的试验场和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场所;成为发展地域社会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和培育社区居民共同意识的主要手段。于是,怎样构建一个适合的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深圳三种社区治理模式——行政引导型“盐田模式”、居民参与型“月亮湾模式”和“企业”主导型“莲花北样本”进行比较分析,这三种社区治理模式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笔者对该问题的研究不同于以往学者“政府”与“社会”两分法的分析模式,,认为社区的成功治理是政府、居民、“企业”三种力量相互作用而又“合作”推动的结果。在“三要素”说中,政府、居民和“企业”作为治理的三大主体力量,使得治理的主体更明确、具体;解决问题不再是政府负责的单一路径,而是方式更加多样化——把社区相关事务委托给社区中的服务组织“企业”去处理;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政府将权力还给人民,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这样使得目标更加明确开放。
【关键词】:多样性 社区治理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6
【目录】:
  • 论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选题的意义10-12
  • 一、研究缘起10-11
  • 二、选题的意义11-12
  • 第二节 现有研究文献综述12-14
  • 一、国外社区研究的发展12-13
  • 二、国内社区研究的进展13-14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4-15
  •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架构15-17
  • 第二章 社区治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梳理17-24
  • 第一节 社区治理——对本文概念的基本界定17-21
  • 一、关于社区的理解17-18
  • 二、治理的含义18-20
  • 三、社区治理的含义20-21
  • 第二节 社区治理的基础理论21-24
  • 一、多中心理论21-22
  • 二、第三部门理论22-24
  • 第三章 我国城市基层政权发展的历史及深圳社区治理的发展脉络24-31
  • 第一节 我国城市基层政权的发展24-29
  • 一、单位制24-25
  • 二、街居制25-28
  • 三、社区整合28-29
  • 第二节 深圳社区治理体制演进的历史路径29-31
  • 一、“议行合一”:以居委会为主体29
  • 二、“议行分设”:在居委会内增加新内容29-30
  • 三、“居站分设”:设立社区工作站30-31
  • 第四章 深圳多样性的社区治理模式分析31-43
  • 第一节 行政引导型“盐田模式”31-35
  • 一、第一次制度创新:“居——企”分离31-32
  • 二、第二次制度创新:“议行分设”理念下的“一会(合)两站”体制32-33
  • 三、第三次制度创新:“会站分离”的社区治理体制33-35
  • 四、“盐田模式”中政府、居民、“企业”三要素分析35
  • 第二节 居民参与型“月亮湾模式”35-38
  • 一、月亮湾人大代表工作站创建的起因36-37
  • 二、人大代表工作站的职能和作用37
  • 三、“月亮湾模式”中居民、政府、“企业”三要素分析37-38
  • 第三节 “企业”主导型“莲花北样本”38-39
  • 一、“莲花北样本”介绍38-39
  • 二、“莲花北样本”中“企业”、居民、政府三要素分析39
  • 第四节 政府、居民、“企业”三要素合作互动:对实践模式的分析39-43
  • 第五章 深圳多样性社区治理模式对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创新的启示43-49
  • 第一节 明确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43-44
  • 第二节 积极引导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44-47
  • 第三节 加强对“企业”的规范管理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4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4-55
  • 后记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卫平;陈文;;民间政治参与和体制吸纳的互动——对深圳市公民自发政治参与三个案例的解读[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7年00期

2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3 卢爱国;;分开与综合:社区体制改革的基本向度——基于深圳盐田社区体制改革的实证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徐松明;陈峰;;深圳市和谐社区的创建:一个综述[J];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03期

5 曾宇青;;社区治理的三种模式——以深圳为研究文本[J];理论前沿;2007年17期

6 姜雷;;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理论探讨与实践[J];理论视野;2010年12期

7 唐娟;;经济转型后的城市基层政治社会秩序重构——“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社区和谐治理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6期

8 唐娟;;政府主导与多样性的社区治理形态:深圳的探索与经验[J];南方论丛;2010年03期

9 陈潭;史海威;;社区治理的理论范式与实践逻辑[J];求索;2010年08期

10 冯玲,李志远;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变迁的过程分析——基于资源配置视角[J];人文杂志;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奇柯;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景辉;深圳基层治理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65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65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a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