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C964.2
【部分图文】:
墓毕住?015 年我国各行业的平均薪酬水平相差不大(见图2-1),各行业间薪资水平整体上保持基本公平,但就教育行业来说,教师的薪资并不具备外部竞争性,甚至在各行业中居于倒数,因此有必要适当提升高校教师的薪资配比。但是,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应基于教师群体而不是个别享有头衔的人才,“双一流”建设对高层次头衔人才提供百万高薪,并未提升教育领域教师薪资的竞争力,反而刺激了其他行业同层次、同类别人才不公平、不平衡心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图 2-1:2015 年我国分行业薪酬情况①其次,高薪下的教师工资存在内部不公平问题。高校人才薪资内部公平指同一组织内部相同层次的人才工资保持在同一水平,以及不同职级的高校教师工资差距有合理比例。高校在建设“双一流”时,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高薪福利待遇,而本校相同层次或相同贡献的人才的工资待遇仍停留在原有薪资结构基础上,高校高薪重金引进人才的行为必然会引起高校教师对当前薪资水平的公平性比较,从而造成高校内部教师薪酬的不合理配置,加重了高校教师间的薪酬分配的不公平性。最后,为个别人才提供高薪损害教师群体个人公平。个人公平是指不同地区间同类①数据来源?
培训业平均薪资为 53000 美元①,高校教师的年均薪资是其他行业的 2 倍,位于中等偏上水平。除此之外,美国高校坚持市场导向,为社会热门学科的教师提供和相关行业的工资待遇相同的支付标准,并加大人才吸引力较弱学科薪资待遇。尽管近年来我国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教师的工资待遇大幅提升,但与市场其他行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外部竞争力弱。“双一流”建设中若不提升高校教师薪酬的竞争力,一味通过高薪抢挖高层次人才,便会降低教师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我国“双一流”建设的顺利推进。因此,适当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的薪酬水平,保证高校教师的薪酬具有外部竞争力;建立高校教师薪酬增长机制,根据市场物价的变化情况定期调整高校教师的工资,保证其物质生活需要,激励人才稳定工作。其次,兼顾高校教师薪资待遇内部公平性。美国教授协会(AAUP)对 2015 年所有类型的高校中不同职级工资情况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图 4-1),教授平均薪资为 157237美元,副教授年均工资为 110256 美元,助理教授 94163 美元②,每一职级教师的工资比介于 1.2-1.4 之间,比值差距较小,高校教师的薪资待遇相对公平。
图 4-2:美国排名前 20 高校不同职级教师薪资情况①五) 重塑高校人才的职业伦理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学的使命在于培养人才,基本职能在于实现高校的教学功能。合格的高水平大以大学使命为基准,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实现我国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而、潜心研究。高校人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高校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教源:http://data.chronicle.com/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祥;;建设事业人才队伍建设之管见[J];中国建设教育;2005年01期
2 周斌;;关于人才问题的若干思考[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3 杜春容;;如何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J];现代企业;2019年08期
4 铁铮;;人才流动的“爱恨情愁”[J];北京教育(高教);2018年04期
5 李元元;柯进;;高校人才流动须合理有序[J];中小学电教;2017年03期
6 王全纲;赵永乐;;全球高端人才流动和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7年01期
7 王睿;;让人才流动起来[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7年04期
8 谢宗辰;;关于河南省人才流动的调查思考[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年10期
9 ;中国首份《大数据人才报告》发布[J];大数据时代;2016年01期
10 许彬;;当前我国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梁伟年;中国人才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侯爱军;区域人才流动的经济适配度和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心淼;中国人才区域流动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毛冠凤;高技术产业集群人才流动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孟令熙;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才流动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赵昱;创新资源国际流动格局、过程及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梁大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才资源开发:效率、流动与对策[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杨成波;我国优秀运动员流动机制优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静霞;城市舒适性视角下归国科研创新人才的空间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2 张楠;“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傅灿枫;Z银行人才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4 党婧茹;乌审旗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5 张妍;基于Price-Mueller(2000)模型的L公司人才流失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18年
6 张伯成;X发电公司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年
7 李虎祥;广西检验检疫系统CZ机构人才流失引致因素与缓解对策[D];广西大学;2018年
8 陶玉霜;广东省地方本科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8年
9 刘爽;绩优人才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8年
10 曹丽山;GZ公司人才流失的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56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285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