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视域下权力货币化及其阻断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反腐败视域下权力货币化及其阻断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是世界各国难以根治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反腐败斗争展示出了“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对腐败分子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党中央提出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既是反腐败工作的新思路、新构想,也是标本兼治的系统工程。腐败的本质是权力被用于谋取私利,权力的运用发生了异化。权力之所以能够被用于谋取私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权力能够掌握并支配大量的资源,而资源又存在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是交换的基础,这也是权力能够用于谋取私利的原因。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发现权力之所以能够谋取私利,是权力货币化的结果。所谓权力货币化是指权力与以货币为代表的各种有益的价值进行交换的现象。权力货币化有两种表现,一是掌握权力的主体主动地与市场主体进行交换,称之为主动型腐败,例如“索贿”。二是掌握权力的主体被动的与市场主体进行交换,称之为被动型腐败,例如“受贿”。在权力主动腐败过程中,权力货币化表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政府管制活动中;在权力被动腐败过程中,权力货币化表现在政府特许经营的经济管制活动中。研究权力货币化现象及其规律对反腐败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够为预防腐败提供方向建议,也能够为反腐败体系建设提供路径设计。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反腐败经验,反腐败的着力点就在于阻断权力与货币之间的交换,也就是说可以从掌握权力的权力主体和掌握货币的市场主体两个方面来治理腐败。权力主体方面,一要合理配置权力,让本该由市场发挥的作用还给市场,减少行政干预,减少挤压主动腐败空间,减少腐败;二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权力清单、政务公开等措施减少权力暗箱操作的可能;三是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法治是根治腐败的有效途径,而党对反腐败的决心和毅力则是反腐败斗争成功的重要保障;四是建立协同监督体系,让权力始终在监督下运行。市场主体方面,一是要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改善人民的生活方式,努力营造清正廉洁的社会秩序和文化氛围,对市场主体进行引导;二是要加大对市场主体行贿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行贿的机会成本。只有依靠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组织建设以及法治与党纪的合力,才能把反腐败的笼子“扎牢”,达到“治本”的目的。
【关键词】:反腐败 权力 货币 阻断 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6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8-11
- 1.1.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8-10
- 1.1.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10-11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1-12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11-12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12
- 1.3 选题的基本内容12-14
- 1.3.1 主要思想12-13
- 1.3.2 重点和难点13
- 1.3.3 创新或特色13-14
- 1.4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14-16
- 1.4.1 研究思路14
- 1.4.2 研究方法14-16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16-21
- 2.1 关于权力及货币16-18
-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权力的理论16-17
- 2.1.2 马克思主义关于货币的理论17-18
- 2.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反腐败的思想18-21
- 2.2.1 政府公职人员应该成为“社会公仆”18-19
- 2.2.2 公共权力应该受到监督与制约19
- 2.2.3 成立“廉价政府”19-21
- 第三章 权力货币化及其表现21-33
- 3.1 权力货币化及其过程21-24
- 3.1.1 权力货币化相关概念辨析21-22
- 3.1.2 权力货币化的含义22-23
- 3.1.3 权力货币化的过程23-24
- 3.2 主动型腐败中的权力货币化24-28
- 3.2.1 主动型腐败的含义及成因24-26
- 3.2.2 主动腐败案例分析26-28
- 3.3 被动型腐败中的权力货币化28-33
- 3.3.1 被动型腐败的含义及成因28-29
- 3.3.2 被动型腐败案例分析29-33
- 第四章 基于权力货币化的反腐败路径设计33-41
- 4.1 阻断权力货币化是反腐败的有效路径33-35
- 4.1.1 控制掌握资源并易于交易的权力33-34
- 4.1.2 阻断权力主体与市场主体的交易渠道34-35
- 4.2 国外阻断权力货币化的措施分析35-37
- 4.2.1 建立“阳光体制”35
- 4.2.2 以权力制约权力35-36
- 4.2.3 建立无时无处的监督体系36-37
- 4.3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37-39
- 4.3.1 合理配置权力,让本该由市场发挥的作用还给市场37-38
- 4.3.2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38
- 4.3.3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38-39
- 4.3.4 完善各项监督机制,形成协同监督体系39
- 4.4 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引导与监督39-41
- 4.4.1 营造更为公正合理的社会环境39-40
- 4.4.2 加大对市场主体行贿行为的处罚力度40-41
- 结语41-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四清;;货币化分房:向前走了多远[J];协商论坛;2000年11期
2 张化军;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实行士兵服役货币化[J];国防;2005年04期
3 杨学忠;尹祥;钮志华;徐东平;;关于深化军队住房保障货币化改革的探讨[J];军事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4 管世联;论福利制度由实物向货币化转变的政策变革[J];人文杂志;2000年06期
5 冯莉;;当前我国中部农村货币化生活模式初探——以河南省C村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6 汤建国;周双喜;;服装货币化供应要注意的问题[J];军事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7 熊光政;浅谈货币化分房对福利性分房的取代[J];新时代论坛;1998年03期
8 杨毅;;中国军人福利货币化的宏观思考[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12期
9 阮志柏;;军人待遇货币化改革研究[J];军事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10 赵丹;;重新审视明代的白银货币化[J];法制与社会;2008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第四十七期 解析我国“高货币化之谜”[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2 向松祚;;我国高货币化的原因、表现及后果[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3 纪志宏;;高货币化反映中国金融深化过程[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4 刘双庆;;我国白银货币化的历史概况[A];《武汉金融》(2012·12 总第156期)[C];2012年
5 严文庆;穆元忠;吕树海;;泉沟煤矿岗位货币化管理模式实践探索[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第三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2)[C];2002年
6 陶天典;;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研究[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7 白金辉;;中国居民现金需求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4期(总第4期)[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睿华;杭州:货币化分配激活住房消费[N];中国建设报;2002年
2 任宏伟;货币化支付改革的难点与对策[N];中国审计报;2007年
3 ;就警官服装货币化供应问题答记者问[N];人民武警;2004年
4 程伟虹;千余户已签约居民全部实现货币化安置[N];江阴日报;2009年
5 中新;四方面保持“货币化分房”的连续性[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6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陈克新;“去货币化”对未来大宗商品行情有多重影响[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银行业从业者 张涛;中国货币化进程行至拐点[N];经济观察报;2012年
8 陈志武;货币化与自由[N];经济观察报;2013年
9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李盼盼 李晓刚;中国迎来“高货币化”?[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10 陈涛;软件货币化如何搭上云计算快车[N];现代物流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非;中国货币化进程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我国土地货币化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的影响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2 曹文轩;反腐败视域下权力货币化及其阻断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3 羌杰;论中国畸高货币化问题[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4 田永杰;制度特征变化与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D];暨南大学;2011年
5 李博学;唐代金银货币化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孔祥梅;黄金货币属性及黄金再货币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龚颖秋;对我国M_2/GDP比值畸高问题的再思考[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8 于秀丽;基于MCDM的非货币化绿色GDP核算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韩彬;资产货币化及其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韩博;黄金的货币化与非货币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反腐败视域下权力货币化及其阻断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4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