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基于科技术语共享性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1-12-09 23:14
  能够代表世界最先进科技水平的科技成果,莫过于获得诺贝尔科技奖和菲尔兹奖的成果了。美国是迄今为止获得两个奖项人数最多的国家,其科技创新水平全球领先。而俄罗斯和日本在这两个奖项获得者数量上也远超中国。传统的研究,将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不高的原因归结为体制、经济、教育模式、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但客观分析表明,并非如此。真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科学术语是否具有共享性。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它的科技术语越是具有共享性,那么它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越强,科技创新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美国、日本和俄罗斯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因此,我国要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就有必要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在教育领域进行一场大规模的科学术语的拉丁字母化改革。

【文章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科技术语的共享性及对科技创新的基础性作用
二、科技术语的共享性如何影响科技创新———以中、日、俄、美四国科技创新为例
    1. 四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人数情况
    2. 基于四国比较的科技创新影响因素排查
    3. 俄罗斯和日本的科技术语与西方共享化的过程及启示
三、科技术语拉丁字母化———基于科技术语共享性的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1. 我国现有科技术语的非共享性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2. 着眼于培养世界领先科技创新人才的科技术语的拉丁字母化改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流大学建设的效果可持续吗?——高校经费累积效应及其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J]. 杨希.  教育与经济. 2018(01)
[2]晚清基督徒知识分子之信仰抉择与爱国救国思想 [J]. 陈才俊.  宗教学研究. 2017(04)
[3]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21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教育目标转型 [J]. 褚宏启.  教育研究. 2016(11)
[4]自信·自省·自觉——PISA2012数学测试与上海数学教育特点 [J]. 张民选,黄华.  教育研究. 2016(01)
[5]大学教学文化:概念、模式与创新 [J]. 别敦荣,李家新,韦莉娜.  高等教育研究. 2015(01)
[6]体制、创造性与高等教育——从苏联经验看中央集权体制下如何实现创造 [J]. 高晓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04)
[7]科技创新中国家制度安排理论研究述评 [J]. 方玉梅,魏晓文.  现代管理科学. 2012(03)
[8]漫谈科技术语的民族化和国际化 [J]. 周有光.  中国科技术语. 2010(01)
[9]寂寞的能力——关于学术自由的另一种思考 [J]. 张志勇,高晓清.  现代大学教育. 2009(04)
[10]体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基于“汤浅现象”与“李约瑟难题”的观察 [J]. 王喆.  中国发展观察. 2006(05)

硕士论文
[1]全民大学教育时代下的日本应试竞争[D]. 姜琳.南京大学. 2011
[2]高校原始性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研究[D]. 谢靓红.浙江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31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531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e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