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发布时间:2017-09-02 14:29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丰富 发展
【摘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90多年的时间了,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90多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同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也正逐渐演进为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但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际资本主义势力对我国人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传统的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冲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下的价值观建设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1]确立主流价值观是为了凝聚全社会的共识,提高对国家、民族和政党的认同感,彻底解决人们在价值追求上的难题,矢志不移地跟着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到底。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像马克思主义一样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随着我国的国情、党情和民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自己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分析和解决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并得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结论,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价值观理论中都得到了体现,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具体体现。因此,本文重点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丰富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01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一、课题来源8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8-9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9-11
-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的理论渊源与时代背景11-18
- 1.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概述11-15
- 1.1.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1-12
- 1.1.2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12-14
- 1.1.3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与时俱进14-15
-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15-18
- 1.2.1 国内的发展变化15-16
- 1.2.2 西方文化的影响16-18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历程18-22
- 2.1 毛泽东的价值观18-19
- 2.2 邓小平的价值观19-20
- 2.3 江泽民的价值观20
- 2.4 胡锦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22
-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发展22-34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理论体现22-27
- 3.1.1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价值观23
- 3.1.2 最高理想:共产主义23-25
- 3.1.3 精神内核: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25
- 3.1.4 道德理念:社会主义荣辱观25-26
- 3.1.5 根本理念:以人为本26-27
-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生动实践体现27-29
- 3.2.1 民族凝聚力的引领作用27-28
- 3.2.2 个人理念的价值取向28-29
-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29-31
- 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意义31-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37-38
- 致谢38-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郝孚逸;;两个“剩余”的本质联系与共同走向——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之五[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2 ;在“感动中国”人物的背后——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理论与当代;2008年02期
3 张思军;邓淑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8年06期
4 罗文东;;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5 钟明华;黄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6 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02期
7 韩庆祥;;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包俊洪;[N];人民日报;2008年
2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教授 包心鉴;[N];文汇报;2008年
3 袁贵仁;[N];学习时报;2001年
本文编号:779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77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