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条件下预警对个体数量估计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锚定条件下预警对个体数量估计的影响
【摘要】:数量估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个体差异和锚定效应等,个体差异如知识经验和性别差异等,锚定效应是指在人们先前看到的数值会影响到他接下来的估计或者判断。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个体在数量估计过程中会出现偏差。本文主要探索锚定条件下预警对不同个体数量估计的影响,希望通过研究去发现一些线索与规律,从而能够提高个体数量估计的速度与准确性。研究包括两大部分三个实验:一个准备实验和两个正式实验。准备实验是简单的单因素被试内实验,主要目的是确定正式实验材料的有效性、呈现时间及高低锚值。正式实验一采用的是语义启动范式,研究在典型锚定条件下预警、高低锚值对非符号离散点数量估计的影响以及不同性别跟专业个体的差异性。实验一结果如下:第一、锚值类型差异:低锚条件下的大小判断和作答反应速度都要显著快于高锚条件下的反应速度。第二、预警差异:无预警锚指导语组的作答速度显著快于有预警锚指导语组的作答速度。第三、性别差异:(1)在高锚条件下,女性进行大小判断的速度显著快于男性,而在低锚条件下,女性的大小判断速度却显著慢于男性;男性在高锚条件下的大小判断速度显著慢于在低锚条件下大小判断的速度,而女性在高低锚条件下的大小判断速度没有显著差异。(2)高低锚条件下,女性的作答反应速度显著快于男性,男性在高锚条件下的作答反应速度明显比低锚条件下的作答反应速度慢。第四、专业背景差异:在有预警锚指导语组的高锚条件下,文科生作答反应速度显著快于理科。理科在无锚预警指导语组的作答速度显著快于有锚预警指导语组。以上研究并未发现锚定效应的存在,为了进一步验证符号数量对非符号数量估计的影响,实验二采用的是数值启动范式,研究在基础锚定条件下预警、高低锚值对非符号离散点数量估计的影响以及不同性别和专业个体的差异性。实验二结果如下:第一、锚值类型差异:高锚条件下的估计值显著高于低锚条件下的估计值,证明产生了锚定效应。第二、有无预警锚组间差异性:在高低锚条件下,无预警锚组的反应速度显著慢于有锚预警组的反应速度;第三、在专业背景、性别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最终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锚值类型对个体数量估计的影响:(1)高低锚在典型锚定条件下对估计值没有显著影响,在基础锚定条件下高锚的估计值显著高于低锚的估计值。表明非符号数量估计在典型锚定条件下没有出现锚定效应,在基础锚定条件下出现明显的锚定效应。说明对非符号数量估计,数值比语义更容易引起锚定效应。。(2)高低锚对基础锚定条件下的非符号数量估计的反应速度没有显著性影响,对典型锚定条件下的非符号数量估计的小大判断反应速度和作答反应速度均有显著性影响。表明非符号数值之间比非符号与符号数值之间更容易引起大小效应。2、预警在典型锚定条件和基础锚定条件下,对非符号数量估计值及其合理性都没有影响,但对两种条件下的估计速度有相反的影响。说明预警并不能消除锚定效应,但是会影响估计速度。3、性别差异只表现在典型锚定条件下对非符号数量估计的大小判断和作答反应速度上。证明在典型锚定条件下,非符号数值估计速度存在性别差异。4、专业背景差异只表现在典型锚定条件下对非符号数量估计的作答反应速度上。说明在典型锚定条件下,非符号数值估计速度受到个体经验知识的影响。
【关键词】:数量估计 锚定效应 预警 个体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1章 文献综述12-22
- 1.1 数量估计12-16
- 1.1.1 数量估计类型及其研究进展12-13
- 1.1.2 数量估计影响因素13-15
- 1.1.3 数量估计表征方式15
- 1.1.4 数量估计神经机制15-16
- 1.2 锚定效应16-21
- 1.2.1 锚定效应及其研究进展16-18
- 1.2.2 锚定效应类型及其研究范式18-19
- 1.2.3 锚定效应影响因素19
- 1.2.4 锚定效应心理作用机制19-21
- 1.3 数量估计与锚定效应二者之间的关系21-22
-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22-24
- 2.1 问题的提出22-23
- 2.2 研究框架23-24
- 第3章 实验研究24-44
- 3.1 准备实验24-29
- 3.1.1 实验目的24
- 3.1.2 实验方法24-26
- 3.1.3 实验结果与分析26-28
- 3.1.4 讨论28-29
- 3.2 实验一 典型锚定条件下预警对不同个体数量估计的影响29-37
- 3.2.1 实验目的29
- 3.2.2 实验方法29-30
-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30-35
- 3.2.4 讨论35-37
- 3.3 实验二 基础锚定条件下预警对不同个体数量估计的影响37-44
- 3.3.1 实验目的37
- 3.3.2 实验方法37-38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38-41
- 3.3.4 讨论41-44
- 第4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44-50
- 4.1 综合讨论44-47
- 4.1.1 锚值类型对个体数量估计的影响44-46
- 4.1.2 预警对个体数量估计的影响46
- 4.1.3 锚定条件下个体数量估计的性别差异46-47
- 4.1.4 锚定条件下个体数量估计的专业背景差异47
- 4.2 研究结论47-48
- 4.3 不足及展望48-50
- 参考文献50-60
- 致谢60-6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司继伟;陈小凤;徐继红;;不同数学水平儿童的数量估计:图形排列方式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3期
2 韩t}t};张静;黄大庆;陈英和;;2-4年级数学困难与普通儿童数量估计能力的比较[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4期
3 徐继红;司继伟;周新林;董奇;;数量估计的研究回顾[J];心理科学;2010年03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继红;司继伟;;场依存-场独立型大学生数量估计的认知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陈小凤;;图形排列方式对不同数学学业水平小学生数量估计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徐继红;司继伟;李颖慧;王金素;李艳霞;;大学生数量估计的ERP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李旭红;私企重新开始“人才圈地”[N];市场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双丽;锚定条件下预警对个体数量估计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芳;不同锚定方式下小学生数量估计的特点[D];河南大学;2011年
3 晋婧婧;小学生数字表征方式与数量估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4 闫晋斌;数字表征系统间的校准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童娴;锚定条件下干扰方式对大学生数量估计的影响及ERP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6 徐继红;大学生数量估计的认知方式差异及ERP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春龙;RFID关键技术理论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张影侠;初中生的数学估计表现及其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08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0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