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多次丧友哀伤反应的定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多次丧友哀伤反应的定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多次丧友的哀伤反应类型及特点,为有效心理介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某高校进行公开招募,选取在青少年期经历过多次丧友事件的在校大学生3人,年龄为19~20岁,其分别在9岁、12岁以及15岁、17岁两次丧友。对3位入选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其丧友后的哀伤反应进行归类分析。结果:被访者在经历丧友后的常见哀伤反应主要有震惊、后悔、愤怒、否认、难以置信、害怕死亡、哭泣、寻找支持、回避,以及认知到死亡的残酷等;特有的及再次丧友的哀伤反应有:关心逝者亲朋、对朋友角色产生阴影、减少社交、寻求刺激与发泄、反抗学校、暴力倾向、努力学习等。结论:青少年在多次丧友后的哀伤反应具有多样性,并呈现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须给予特别的关注与恰当心理介入。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丧友 哀伤反应 青少年 定性研究
【基金】: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专项计划项目(2015CX10046)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1):838-842.)A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grief reactions of adolescents to friends'death repeatedlyJIANG Tong,JIA Xiao-M ing(Chin M ent Health J,2015,29(11):838-842.)青少年期常被形容为人生的黄金时期,充满活力的青少年与死亡似乎最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劢;;谈谈高校危机干预中的哀伤辅导[J];社会工作;2012年06期
2 贾晓明;从民间祭奠到精神分析-关于丧失后哀伤的过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晓明;;灾难后丧葬仪式的心理修复功能[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年04期
2 张洁;施琪嘉;;从摩梭族葬礼看母系文化对死亡的心理创伤处理[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年04期
3 周一汝;冯金娥;;护士哀伤咨询认知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7年06期
4 翁庐英;白梅;赵璧;;以“新起点”健康理念对地震伤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16期
5 张亮;曲龙巨;;哀思传统表达的哀伤处理与新意[J];学理论;2012年23期
6 汪茜;彭碧波;史宇;王明新;郭小东;马立芝;刘亚华;孙鲲;王立祥;;地震现场心理干预方法探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年02期
7 黄雪花;刘可智;黄霞;李小麟;陶庆兰;李海民;李静;;平衡模式心理干预在芦山地震伤员早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3期
8 赵雪娇;田祥斌;;论斯威夫特小说《愿你在此》的创伤内涵[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9 朱迪;董进;;论仪式在生命过渡阶段的心理治疗价值[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10 刘娜;诸晓;;死亡心理教育形式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冬冬;急诊死亡患者家属心理危机干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2 徐进;高校入学不适新生箱庭作品的特征及个案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斌;上海建桥学院危机干预研究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瑞;军校突发事件青年学员心理危机干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王英男;青少年道德能力培养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4年
6 张蓓蓓;智障人士家庭哀伤过程中重塑希望的质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张文文;丧亲大学生延长哀伤状况及其哀伤辅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土豪定性研究 怎样和土豪做朋友[J];东西南北;2014年01期
2 王根顺;路丽娜;张艳增;;“质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4期
3 郑思明,阳志平;试论质的研究及其对当前心理学研究的意义[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年01期
4 方英;;定性研究报告的类型及其写作[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王立非;反思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性回归——与文秋芳教授对话[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6 卢静;江光荣;;咨询师自我表露的定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年05期
7 钟向东;论“真理量”及其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1986年01期
8 王刚;;定性研究驱动概念设计创新[J];艺术研究;2012年04期
9 黄伦生;论作为实践中介的审美欣赏[J];南方文坛;1988年02期
10 孟慧;研究性访谈及其应用现状和展望[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酣;郑晓芳;;定性研究:心理学方法论的扩展性探索[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晓俊;张培;徐勇;邓青;;湖北省宜昌市肺结核患者督导及经费支持政策的定性研究[A];2011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肖琳;冯国泽;张晶晶;王立立;姜垣;;北京市针对女性烟草营销的定性研究[A];第15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奇锐 季伟;策划创意来自定性研究[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赵琪;定性研究需要更高专业水平和掌控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如何进行定性研究[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4 陈志坚 陆锋;还要重视定性研究[N];中国国防报;2006年
5 华凌;男性也需关注乳腺癌[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园;饮酒人群中酒量概念的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刘天虹;定性研究外国暂住者与定居人士在上海情景下的文化适应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李艺;金某介绍嫖娼行为定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刘西刚;介绍买卖妇女、儿童行为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马博;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陈歆研;基于用户定性研究的亲子车概念设计[D];长春工业大学;2014年
7 王怡然;网络“裸聊”的定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秋;代购毒品行为定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王思思;关于文化多元性对团队有效性影响的定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任羚;出卖被拐妇女器官案定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10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10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