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早期母爱分离与幼鼠痛觉:元分析与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09:08

  本文关键词:早期母爱分离与幼鼠痛觉:元分析与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母爱分离 早期处置 大鼠 疼痛 损伤


【摘要】:在个体生长的最初阶段,幼子对母亲表现出高度的依赖性,当两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受到干扰时,很可能对子代造成不良影响,包括产生焦虑样行为,出现抑郁反应,影响认知发展,以及使疼痛感觉发生变化。在动物模型中母爱分离是用来研究早期依恋关系受到干扰时对幼鼠疼痛刺激反应变化的常用动物模型之一,将哺乳期幼鼠与母鼠每天分开一定的时间直到幼鼠断乳,随后将它们与控制组进行比较。虽然已有许多关于早期母爱分离对子鼠疼痛感觉影响的研究,但是研究间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为了探讨不同研究中早期母爱分离对子鼠疼痛感觉的影响是否存在一致性,研究1利用元分析方法,将多个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评估在面对有害热刺激时,早期母爱分离的经历对子鼠疼痛感受性的影响,并且分析了造成研究间结果差异的可能因素。该元分析纳入了1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包括19个子鼠样本,共计1642只实验鼠。分析结果表明,经历过早期母爱分离的子鼠在应对有害热刺激时,其反应相较与非分离鼠更为迟钝,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对热刺激进行反应。然而,效应量的异质性结果显著,需要进行调节变量分析,找出实验操作以及样本特征中对结果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分析发现,分离鼠疼痛感觉的降低主要与早期处置,即分离时间少于15分钟的分离操作有关;疼痛感觉的变化还与疼痛刺激的选择有关,利用甩尾法测量阈限时,分离鼠的疼痛阈限显著高于非分离鼠,而在热盘刺激中则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另外,分离期间接受过注射的分离鼠对热刺激表现得更为敏感;分离对雄鼠热刺激感觉的影响相较于雌鼠更为明显;分离对幼鼠热刺激的影响也更为显著;纳入文献中出版年份越早的,分离对疼痛感觉的影响就越大。元分析强调了母爱分离对子鼠痛觉感受性的影响,然而母爱分离对幼鼠其他疼痛方面影响的研究,如损伤愈合的影响却很少见。已有许多研究发现心理压力对损伤治愈有显著影响,但是,母爱分离对幼鼠损伤愈合的影响,以及分离与损伤对幼鼠之后痛觉影响的研究却没有,因此,元分析可以为研究2母爱分离对幼鼠伤口愈合与痛觉感受性变化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知识背景;此外,元分析所发现的对结果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因素可以用来指导研究2的具体实验操作。研究2,利用大鼠动物模型研究了不同的母爱环境对幼鼠皮肤损伤愈合的影响,还研究了分离与皮肤损伤对成年鼠痛觉的影响。实验将30只Sprague Dawley幼鼠随机分配在三种不同的母爱环境中,包括母爱分离组,早期处置组与控制组。分离从产后第2天开始,直到第20天结束,产后第21天幼鼠断乳与母鼠分笼。在产后第10天进行皮肤损伤操作,在产后第60天和第67天对21只损伤鼠和16只非损伤鼠的后足足底进行纤毛刺激针刺激。首先,利用照相与图片分析技术比较不同母爱环境的伤口治愈率。治愈期间(创伤后8天内),MS组幼鼠的治愈率显著低于EH组,不同母爱环境治愈率的差异在损伤后的3天内最明显。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不同程度的激活水平可能导致了这一结果。其次,关于幼鼠成年后对纤毛刺激针的反应发现,不同的母爱分离环境对刺激反应没有显著影响。然而,早期进行过皮肤损伤的子鼠在之后的纤毛刺激中表现出更高的疼痛感受性,疼痛阈限显著低于非损伤组;子鼠在进行第二次纤毛刺激时,疼痛感受性也会有所降低,疼痛阈限要高于第一次纤毛刺激测试;另外,非损伤鼠前后纤毛刺激针测试差别显著,而损伤鼠前后两次测试差异不显著,表明损伤与对厌恶刺激的适应性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总而言之,元分析与实验研究都发现早期母爱分离对子鼠痛觉有影响,EH对子鼠的影响通常被认为是积极的,而MS对子鼠的影响则相对比较消极。
【关键词】:母爱分离 早期处置 大鼠 疼痛 损伤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
【目录】:
  • ABSTRACT4-7
  • CHINESE ABSTRACT7-9
  • 1. Introduction9-15
  • 1.1 Manipulation of mother-pup interaction9-10
  • 1.2 Maternal separation and pain sensitivity10-12
  • 1.3 Maternal separation and wound healing12-15
  • 2. Study 1 Early Maternal Separation and Responsiveness to Thermal Nociception in Rodent Offspring:A Meta-Analytic Review15-33
  • 2.1 Purpose15
  • 2.2 Method15-23
  • 2.3 Results23-28
  • 2.4 Discussion28-33
  • 3. Study 2 The effect of early maternal separation on wound healing and pain sensitivity of rodent offspring33-42
  • 3.1 Purpose33
  • 3.2 Materials and Method33-36
  • 3.3 Results36-37
  • 3.4 Withdrawal threshold37-38
  • 3.5 Discussion38-42
  • 4. Conclusion42-43
  • References43-51
  • Acknowledgements51-52
  • Articles Published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利民;常常感动[J];新青年(朋友);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晓红;张存雪;周永海;倪丽艳;龚永生;胡良冈;李源;李美丽;张焕改;;慢性间歇低氧幼鼠认知的影响及其损伤机制[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仇丽茹;王宏伟;郭莲军;赵时雨;;环境与刺激训练对幼鼠学习和记忆及脑发育影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程秀永;李艳红;;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幼鼠脑发育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儿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孔祥英;任榕娜;蜀东明;卞修武;;过量锌对幼鼠脑发育和学习记忆及行为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5 孔祥英;任榕娜;罗东明;卞修武;;过量锌对幼鼠脑发育和学习记忆及行为的影响[A];四川省营养学会96年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6 蔡晓红;张存雪;周永海;张焕改;李美丽;宣妙燕;俞晨艺;倪丽艳;龚永生;;慢性间歇低氧对幼鼠认知及相关脑区CREB的影响[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李斐;颜崇淮;金星明;沈晓明;;早期精细运动技能剥夺对幼鼠空间认知的行为学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黎海芪;唐颖;瞿平;张庆;郑惠连;;对长期低钙摄入幼鼠的骨骼的研究 Ⅱ低钙时幼鼠股骨生长盘的病理变化[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许春胜;张燕;张连双;孔祥美;刘桂香;;外源性应用谷氨酸对幼鼠脑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10 李斐;金星明;颜崇淮;沈晓明;;早期幼鼠前爪掌侧感觉和运动剥夺模型建立及对学习、记忆的影响[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何德功;新生幼鼠耐饿靠体内细胞自噬[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大 可;婴儿靠什么感受母爱[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邹德浩;有妈疼的孩子更聪明[N];山西科技报;2000年

4 日信;幼鼠脑移植实验获成功[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天亮;勇气从何而来[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6 记者 栾海;老鼠择偶讲究“责任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一沉;探讨电针对HIE幼鼠脑皮层信号分子影响暨TSC基因型与婴儿痉挛相关性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朱雪萍;幼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建立及其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秦曼;芪黄保肾颗粒对肾衰竭幼鼠TGF-β_1/ROS/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毛春婷;孕期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对幼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5 吴丽文;幼鼠内侧颞叶癫痫发病机制及丙戊酸早期干预的疗效和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姜丽红;IUGR幼鼠IR机制及营养干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7 白玉华;雷公藤多苷致雌性幼鼠生殖损伤及菟丝子黄酮干预其损伤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淳;内脏痛高敏感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变化和脊髓背角、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变化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本贞;CPG寡核苷酸对卵清蛋白致敏幼鼠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及肥大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闫昕;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幼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4 魏晓丽;内毒素耐受幼鼠肝脏S100A8及血清TREM-1表达变化的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5 陈丽芸;早期母爱分离与幼鼠痛觉:元分析与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汤艳;噪声对幼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7 周浩;早期母子隔离应激对幼鼠癫痫易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8 毛国庆;外源性VEGF对幼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9 马亚萍;妊娠奶牛奶中雌性激素对雄性幼鼠内分泌代谢及青春期发育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陈承志;苯并[a]芘对新生幼鼠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11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11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5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