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人的自我建构与发展:心理预期、意识及其目的批判

发布时间:2017-10-11 10:21

  本文关键词:人的自我建构与发展:心理预期、意识及其目的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自我建构与发展 心理预期 意识 目的


【摘要】:心理预期在人的自我建构与发展过程及结果之间形成正向或者负向的循环引导关系。正向的心理预期,有助于人改变过程中既有的不合理态度,或者维持过程中既有的合理态度。意识、目的危机冲击人的自我建构与发展合理性。化解危机的可能、可行之道在于实现人的自我建构与发展的认知自觉、实践自觉及其两者之间的动态耦合。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自我建构与发展 心理预期 意识 目的
【基金】:2013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具身认知的德育信息摄受及其环境优化研究”(项目号DEA130240) 2013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共建课题“广州大学生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研究”(项目号13G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48
【正文快照】: 基于人是生物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统一体。其于马克思主义有机体理论,以及,“人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社会(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辩证统一1”等的逻辑。人的自我建构与发展应该涵纳人的一体三维,包括人的生物有机体、社会有机体、精神有机体的建构与发展。人的自我建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常楷;;实践合理性与低代价发展论[J];理论导刊;2008年05期

2 庄树宗;王四达;;论李贽“人道”观的内在结构及其当代价值[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王让新;;理论自觉、文化自觉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双向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年01期

4 边飞飞;曹忠义;;西方早期奠基者对“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问题的论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5 阳鲁平;合理性:人和人类行为的普遍特性[J];求索;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朝;;论实践的合理性[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周庆华;农民工在城市内交往局限性探析[J];城市问题;1996年04期

3 王等等;教育功能观研究述评[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侯学勇;;法律论证的原则[J];法律方法;2006年00期

5 李继宏;关于潮汕地区外围彩问题的调查报告[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6 胡振京;;教育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7 冯华,冯永超;理性的困境:公有制企业女职工的就业制度背景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胡振京;教育正向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杜苏,杨福章,张彦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杨镇宇,袁娥;滕尼斯与杜尔克姆社会学思想的比较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全华;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戴景平;善恶的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D];吉林大学;2007年

3 窦影;农业生产中关系网的现状、趋势与建构[D];吉林大学;2008年

4 郭旭昌;竞技体育教练员教练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彭志越;高校学生社会支持的发生与扩展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姣姣;实践与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陆平;语文教学参考书功能之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贺能坤;西藏农牧区教育调适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娄延果;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房蕊;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永波;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程霞;当代我国社会发展代价的思考[D];新疆大学;2011年

3 刘超;视觉与欲望[D];复旦大学;2011年

4 胡小萍;南昌市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慧;大学生“村官”人际交往现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胡振京;教育正负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明义;嬗变的村庄[D];福州大学;2003年

8 刘丽芳;印度、韩国农业发展与农业教育互动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9 郑天虹;初级群体对城市青少年接受电视传播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10 郭剑霞;农村科技传播受众接收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平;交往实践观研究:对话历程与未来走向[J];求是学刊;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蓓蓓;;从凝视的角度浅论约翰·班维尔《海》中的自我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2 陈蓓蓓;;空间与自我建构[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3 陈蓓蓓;;凝视与自我建构[J];文教资料;2011年14期

4 刘艳;;自我建构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3期

5 刘艳;邹泓;;大学生的三重自我建构与个人自主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1期

6 潘黎;吕巍;;自我建构量表在成人中的应用和修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5期

7 刘慧梅;戈登·沃克;;文化、自我建构与中国人的休闲[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李志颖;;艰难的自我建构——解读电影《望乡》中的“南洋姐”阿崎婆形象[J];东南亚研究;2010年01期

9 肖霞;;道德选择中的自我建构——论《金字塔》与《航程祭典》中的叙述人物[J];外国语文;2013年04期

10 刘艳;邹泓;;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J];心理科学;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艳;;大学生的三重自我建构与个人自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海梅;陈会昌;;初中生父母定向的自我建构的基本特点及变化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牟兵兵;周希;沈序;宛小昂;;自我建构对变化盲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陈庆伟;王沛;;中国人“我-家-国”自我建构的验证[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影影;自我建构对大学生就业自信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4年

2 刘倩竹;宗教皈依对自我建构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付秘;自我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谢辉;《误投尘世》中查尔斯·兰姆利的自我建构[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永军;中学生依存型自我建构、自尊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许婧;引入自我建构变量的3G服务接受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陈蓓蓓;论约翰·班维尔《海》中的自我建构[D];浙江大学;2011年

8 马萌萌;自我建构理论下反摄影旅游者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郑静;大学生文化取向对自我建构影响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芳君;大学生社会认同 自我建构对购买意向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11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11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e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