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生三级发展指导模式
本文关键词:构建高中生三级发展指导模式
【摘要】:学生发展指导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在经历了职业指导、适应性指导、发展性指导、全面推广四个发展阶段之后,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学生发展指导模式,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个体发展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在国外典型模式和国内学生指导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的"5L5S"高中生三级发展指导模式,该模式阐述了基于关系系统的理论基础以及指导地位、指导重心、指导对象、指导人员、指导内容、指导模式、指导范围、指导依据等八个方面的理念转变,建立了适合高中的发展指导制度、机构和机制,并且,提出了品德、心理、学业、生涯、生活五个全面而有层次的指导内容,针对学生不同需求的三级指导模式以及具体可操作的五步骤发展指导过程,旨在促进全体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成长。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学生发展指导 高中生 三级指导模式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研究”(11JZD037)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高中是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是个体向成人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是个体生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不仅是知识和技能学习和发展的时期,也是为未来学习、职业和生活做准备的时期;不仅是各方面积极品质发展的时期,也是心理行为问题高发的时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萌;;美国现代学生指导简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2 常永才;美日中小学学生指导模式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3 马婷;;日本中学生指导概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4 方晓义;袁晓娇;邓林园;胡伟;;构建适合我国的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杨光富;;国外中学学生指导的实践与特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有生,徐中合;初中生学习心理的指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李琳琳;;结构主义视野关照下《鼻》的重新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3 胡慧;;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4 梁明伟;;试论借鉴时代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5 庞青山;;法国高等教育特色制度的演进[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6 朱红;;个性化深度辅导与首都大学生发展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7 潘涌;;积极语用:21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杨若文;朱希良;;新闻情感信息传播主体的情感水平——新闻情感信息传播探讨之五[J];今传媒;2008年01期
9 蔡丹阳;;京郊农民对建设新农村态度的调研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刘海珍;丁凤琴;;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和谐校园的构建[J];才智;2008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贵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课堂管理浅论[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严敏沁;吴慧;焦文燕;;普通话水平测试强化培训班学员的心理研究及其对策[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盛洁;任福勇;袁圣明;;城市公共空间之趣味化设计[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X;张昌娟;;城市公共生活空间求“趣”[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燕平;杨志红;;性权视角下的性心理咨询:方法与取向[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6 刘素花;;护理学硕士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2012年河南省护理科研暨临床护理PBL实践教学骨干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7 孙雪松;;实施感恩教育 培育人文素养[A];教育科学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研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兆良;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6 熊韦锐;正念疗法的人性论迷失与复归[D];吉林大学;2011年
7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8 郭海霞;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亢雄;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卫忠;江阴市农村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雁;论数学教学积极心理场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3 姚莲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积极心态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蒋苏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王青华;社会幸福感心理结构的跨群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赵姗;高中教师胜任力、教学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陈燕飞;员工希望、幸福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谢振旺;大学生感恩特质的量表及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小新;青年快乐感问卷的初步编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景梅;初中班主任工作效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森;加拿大中学的学生指导和咨询服务[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4期
2 张萌;;美国现代学生指导简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3 张军凤,廖其发;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德育现状的调查研究——重庆市中小学德育现状的个案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徐捷;肖庆延;;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范晓;;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6 王宏方,张秀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5期
7 赵红,李桂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践的发展趋势[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钟启泉;;学生辅导——与日本教育学者桂正孝教授的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03期
9 钟启泉;;新《学习指导要领》的理念与课题——日本教育学者h短颯嵋唤淌诜锰竅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8期
10 叶林;;日本“指导力不足教师”问题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栋;台港沪三地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萌;学生指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蓁;普通高中职业指导实施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录,赵静波,梁军林,张玉娟;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2 雷泉;易文涛;;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23期
3 陈作松;季浏;;不同锻炼情境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杨集梅;郑涌;;日本动漫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01期
5 刘玉桃;;一例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08期
6 李培;秦淑平;范启田;;高中生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8期
7 李新地;;高中生写作“亚健康”倾向的心理探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9年16期
8 刘立娜;刘丽;;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12期
9 肖琳;李贺伟;;高中生自我和谐与抑郁的关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雨;;高中生生活压力事件调查[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冼远方;;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焕;尤扬;;高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安蕾;;武汉市高中生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尧国靖;;高中生A型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张晖;沃建中;刘彩梅;;高中生人格量表常模的制定[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田青;刘富汗;;新乡市高中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调查报告[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弋鹏;;西部地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8 张信勇;徐光兴;;高中生的家庭印象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春莉;廖凤林;;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潘洁;沃建中;董及美;;高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常模的制定[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德;四国高中生心态比较,挺有意思的[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赵永新;青少年中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差[N];福建科技报;2008年
3 陈昕宇 杨博;调查:高中生和女生易出现心理偏差[N];中国妇女报;2011年
4 唐蕾(作者单位:廊坊市第八高级中学);浅析高中生的心理困惑[N];廊坊日报;2006年
5 李爱铭;孩子缘何多有一颗“玻璃心”[N];解放日报;2010年
6 浙江省磐安中学 张阳波;高中生防御方式性别特点的初步研究[N];学知报;2011年
7 赵永新;近两成市民心理健康不佳[N];人民日报;2008年
8 艾琳;心理教育缺位造成青少年崇拜盲从[N];宜春日报;2007年
9 邓琳;重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王友文;自杀防御 不能回避的话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肖岑;青少年自我提升的发展及其与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杜林致;认知归因的文化背景及其差异性[D];南开大学;2002年
7 杨娟;高中生冗思对生活事件和抑郁\焦虑症状关系的调节作用——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岳彩镇;对不同他人反思自我评价的记忆效应及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洁;合肥市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赵晓红;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路径[D];聊城大学;2009年
3 张立;高中生责任心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梅;高中生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燕;高中生积极情绪调查及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胡海燕;高中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7 罗敏;高中生亲子冲突的初步研究及原因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洪丽;高中生利他行为与移情、道德判断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盖卫娜;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春振;高中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29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29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