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人际感恩:社会交往中重要的积极情绪

发布时间:2017-10-14 20:05

  本文关键词:人际感恩:社会交往中重要的积极情绪


  更多相关文章: 人际感恩 特质感恩 情境评估 诱发任务


【摘要】:人际感恩是指个体由于接受了他人善意提供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恩惠而诱发的一种愉悦的、心怀感激而意欲报答的认知性情绪。情境评估过程是人际感恩得以产生的关键环节。此外,人际感恩的产生还会受到受惠者自身特点、双方关系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情节剧本、真人互动等任务是研究人际感恩的常见范式。另外,人际感恩还具有个体、二元、团体三个层面的功能。加强人际感恩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考察由人际感恩到特质感恩的培养路径,拓展人际感恩的功能研究,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际感恩是未来人际感恩的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人际感恩 特质感恩 情境评估 诱发任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1YJC190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302141)
【分类号】:B842.6
【正文快照】: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在人际交往中,恩惠(包括物质与情感等层面)馈赠是社会交换的重要内容(莫斯,2002)。然而,当人们在不同社交情境中接受别人的恩惠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如人际感恩(Algoe,Fredrickson,Gable,2013)或者负债感(Converse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年01期

2 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J];社会学研究;1995年05期

3 翟学伟;;报的运作方位[J];社会学研究;2007年01期

4 喻承甫;张卫;李董平;肖婕婷;;感恩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7期

5 蒲清平;朱丽萍;;大学生“知恩图报”的心理反应特点[J];心理科学;2012年05期

6 丁如一;周晖;林玛;;感激情绪的认知评估体系[J];心理学报;2014年10期

7 杨中芳;;选择文化心理学研究课题之我见?[J];心理学探新;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2期

2 彭柏林;李彬;;当代中国公益面临的两大伦理问题[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3 李维莉;;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路径[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4期

4 张敏;;实现感恩的制度诉求——由河南慈善总会的“道德协议”谈起[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于杰;蒋平;;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形成探微[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林杰;;感恩教育之我见[J];时代教育;2007年26期

7 孙习军;孙婕;;体育 祭祀 感恩——谈体育领域中的感恩意识[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1期

8 孙习军;;感恩、祭祀和体育三者关系浅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5期

9 包蕾;;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8年07期

10 吴小林;;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燕;周建芳;;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的人际关系现状研究[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枭;组织支持、组织激励、员工行为与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仇睿;社会资本与农村产业转型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王文;组织内社会交换对工作产出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仲鑫;当代佛教慈善公益组织及其活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张大为;员工关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潘红;林译《迦茵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雷震;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逻辑[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莹;“关系”文化对创业供应链合作关系稳定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程冉;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媛媛;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杨晓莉;高校医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焰辉;新建本科院校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及其对儒家和谐思想的借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侣娟;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梁柏章;我国农村居民的集体行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杜瑞芹;中国传统乡土伦理与当代农村人际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振旺;大学生感恩特质的量表及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帆;“最后的”邻居[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康;曾祥春;;结果程度和熟悉性对助人意愿的影响[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许金声,A·马斯洛;让我们恢复感激意识[J];北京成人教育;1999年01期

3 张晶晶;杨立昊;;感恩概念及其脑机制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汤琪;包建;;感恩与幸福感的关系综述[J];沧桑;2011年01期

5 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吴春明;;关于“感恩”与“孝亲”的思考[J];中国德育;2006年01期

7 廖飞;;感恩的价值及其培养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8 胡瑜;孙灯勇;;感恩:人格研究的新专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马云献,扈岩;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10 李晓巍;胡心怡;王萍萍;赵静;黄婧媛;刘力;;人际关系对归因过程及助人意愿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俊山;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振旺;大学生感恩特质的量表及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汤琪;研究生感恩心理问卷的初步编制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艳春;大学生感悟社会支持和感戴的现状调查及其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马丽;感恩与主观幸福感: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探讨[D];南京大学;2011年

5 鲁铁汉;大学生感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班兰美;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感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玲玲;心理生理视角下青少年爱国感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衍美;应用书信疗法对职校生的感恩干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李丽娜;汉语感谢言语行为分析及其教学探讨[D];暨南大学;2004年

10 夏勉;认知动机变量与心理求助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32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32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e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