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不同注意条件下动态面孔表情识别的ERP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14:11

  本文关键词:不同注意条件下动态面孔表情识别的ERP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注意 动态面部表情 N成分 EPN成分 LPP成分


【摘要】:利用ERP技术对16名被试在不同注意负荷下对动态表情识别的脑时程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N170成分不受注意负荷和表情效价影响;低注意负荷条件下动态表情加工早期负性表情诱发的EPN成分(early posterior negativity)显著大于中性、正性表情,后期高级分析阶段正、负性表情均诱发明显的LPP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s),且负性较正性表情诱发更大的LPP成分;而在高注意负荷条件下并未发现表情识别诱发明显的EPN或LPP成分。这些结果说明,动态表情识别明显受到注意资源调节,只有在注意资源不断增加时表情加工才会出现注意偏向效应,尤以负性表情的加工优势最为凸显且持久,正性表情相对微弱和短暂。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注意 动态面部表情 N成分 EPN成分 LPP成分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引言长期以来,表情与注意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多数研究发现,个体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在不同情境下需要不同程度的注意资源分配,且负性情绪的注意偏向尤为明显(Bradley,Mogg,Lee,1997;Whalen,etal,1998;Holmes,et al,2005)。Schupp等人(2004)发现具有威胁性的愤怒面孔在表情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宇霞;罗跃嘉;;负性情绪刺激是否总是优先得到加工:ERP研究[J];心理学报;2009年09期

2 龚栩;黄宇霞;王妍;罗跃嘉;;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松;黄琳;;不同情绪状态下运动员执行控制的特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段宁;张灵聪;;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综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郑新夷;赵凌波;唐红红;;情绪对数字比较和空间关系判断的实验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闫瑾;姜志梅;郭岚敏;吕洋;孙奇峰;李兴洲;王立苹;;孤独症儿童混合面部表情识别及面孔性别区分能力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10期

5 邢强;张忠炉;;猜谜作业中的ERP效应:基于催化范式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1期

6 杨阳;高承海;党宝宝;;种族心理的认知神经机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年06期

7 钟毅平;张宇驰;田桑;郭可;李文和;颜玉平;周路平;;短期接触暴力电脑游戏导致暴力敏感:一项ERP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8 孙锦绣;张力为;;运动员心理疲劳对情绪/无情绪刺激图片分类过程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9 罗跃嘉;;情绪与心境障碍的神经基础[J];军事医学;2011年09期

10 冷涛;;情绪STROOP效应中负性情绪刺激的加工过程探究[J];学理论;2012年1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连荣;社会偏见对攻击行为影响的理论和实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莎莎;木材细胞堆砌构造图案的分形表征与情感表达[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胡笑羽;中文阅读的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钰;情绪影响决策过程与结果评价的认知神经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妍;地震亲历者创伤后压力反应的神经生理机制[D];西南大学;2012年

6 林云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威胁知觉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孟景;疼痛表征在自我和他人间的一致性效应[D];西南大学;2013年

8 潘发达;混合情绪加工中的冲突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孙金燕;利用脑电及光电联合检测分别研究注意中的定向和执行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汪海彬;职前教师情绪觉察的特点及优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汉语情绪词启动反转效应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伟欣;两种注意条件下的情绪韵律加工进程[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肖敏;不确定情境下情绪冲突对决策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雅如;同时的工作记忆负载对词—面孔Stroop效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蓉蓉;任务形式对情绪词加工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玲玲;心理生理视角下青少年爱国感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琳;不同情绪状态下篮球运动员执行控制特点及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8 何婷婷;高中生思维风格、焦虑与创造力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围;注意和非注意条件下面孔表情识别的ERP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10 王雅丽;情绪性自传记忆提取中的慢电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建中;不同类型表情和不同强度表情在表情判别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通讯;1989年02期

2 乔建中;表情判别能力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1998年01期

3 李心天;中国人的左右利手分布[J];心理学报;1983年03期

4 王垒,孟昭兰;成人面部表情及其判断的初步探讨[J];心理学报;1986年04期

5 彭小虎,罗跃嘉,卫星,王国锋,魏景汉;东西方面孔异族效应机理的电生理学证据[J];心理学报;2003年01期

6 王妍,罗跃嘉;大学生面孔表情材料的标准化及其评定[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7 黄宇霞 ,罗跃嘉;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在中国的试用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9期

8 白露,马慧,黄宇霞,罗跃嘉;中国情绪图片系统的编制——在46名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1期

9 刘涛生;马慧;黄宇霞;罗跃嘉;严进;刘伟志;;建立情绪声音刺激库的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11期

10 王一牛;周立明;罗跃嘉;;汉语情感词系统的初步编制及评定[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祺颖;;表情识别的世界——微表情判断的意义与难点[J];知识就是力量;2012年03期

2 桂祺莹;;让电脑看脸色行事[J];视野;2009年18期

3 汪亚珉,傅小兰;面部表情识别与面孔身份识别的独立加工与交互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4 汪亚珉;王志贤;黄雅梅;蒋静;丁锦红;;空间频率信息对面孔身份与表情识别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1年04期

5 文萍;侠牧;;表情识别研究方法及发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隋雪;任延涛;;面部表情识别的即时加工过程[J];心理学报;2007年01期

7 汪亚珉;傅小兰;;区分度在面部表情与面孔身份识别交互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7年02期

8 王振宏;田博;石长地;崔雪融;;3~6岁幼儿面部表情识别与标签的发展特点[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9 吴奇;申寻兵;傅小兰;;微表情研究及其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10 王柳生;钱萼;张庆;潘发达;;面部表情识别中眼睛的线索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卓卿;俞国良;;情绪表达者的文化差异对表情识别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章吉;陈英和;;儿童混合表情识别的发展及与基本表情识别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刘芳;王志良;徐银梅;陈锋军;郭群;;应用于表情识别的黑斑特征算法的设计与实现[A];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史光远;崔丽霞;;性别和羞怯水平对大学生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曹宇嘉;郑文明;赵力;邹采荣;;基于差值模板特征的表情识别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李睿凡;朱强生;郭燕慧;刘海涛;;鲁棒局部保持投影的表情识别[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韩t}t};王益文;;面孔呈现顺序对局部表情识别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欧阳琰;桑农;;基于面部动作单元组合特征的表情识别[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罗峥;魏锦;陈凡;尹天骄;;自闭、智障与正常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差异[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张明;傅小兰;;微表情识别的背景效价效应[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表情识别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李远征;人体目标跟踪和表情识别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阮锦新;多姿态人脸检测与表情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欧阳琰;面部表情识别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朱明旱;基于流形学习的人脸表情识别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刘帅师;非均匀光照和局部遮挡情况下的鲁棒表情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铮;基于二维MB-LGBP特征的表情识别及其光照检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付晓峰;基于二元模式的人脸识别与表情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洪涛;船体建造CAD/CAM系统数据库技术及面部表情识别技术的若干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李永强;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人面部运动识别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春荣;情绪情境与训练因素对微表情识别能力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2 杜智斌;表情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韩金玉;面部表情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姚雪;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因素:表情强度和呈现方式[D];吉林大学;2010年

5 徐辉;结构和特征信息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6 吕彦鹏;自发表情识别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周晓彦;面部表情识别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龚婷;面部表情识别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马飞;基于几何特征的表情识别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婷;面部表情识别算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13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13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b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